2022-08-30 08:57 瀏覽量:25869 來源:中國食品網
酒莊號團隊報道
從1952年到1989年,全國五屆評酒會產生了中國名酒,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的模范與標桿。一方水土,釀得一方好酒,名酒的歷史,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和背后的故事。
在湖南常德,有一款酒可謂是一問世就撼動四方,曾三勝茅臺,問鼎醬酒第一。它便是中國十七大名酒之一的武陵酒,詩人王心鑒曾贊到:“酒美將醉友,香濃欲傾城。高呼桃源客,載我去武陵。”
2022年,恰逢中國名酒70周年,也是武陵酒從1972年初釀到現在的第50個年頭。從輝煌到蒙塵,再到重獲新生,武陵酒歷經半個世紀的榮耀和風雨,三代匠人堅守品質初心,打響品牌保衛戰,在新時代擦亮“中國名酒”的金字招牌。
聲名鶴起 誕生便走上巔峰
從1972年初釀到2022年,作為中國十七大名酒之一的武陵酒歷經半個世紀的堅守,在三代匠人們的共同努力下,匠心傳承釀造工藝,五十年專注釀造優質醬酒。昔日的武陵酒被稱為醬香“三雄”之一。
湖南省常德市古稱“武陵”,武陵人的釀酒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代,這里已有“元月元日飲春酒”的習俗。五代時,以崔氏酒家產的酒著稱,有詩云:“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應無天上有”。在宋代,此地又釀有“白玉泉”酒,并以“武陵桃源酒”聞名。1952年,在據稱有上千年歷史的崔家舊酒坊上建成常德市酒廠,并以古地名來命名為“武陵酒”。
最初,酒廠以制小曲酒為主,還不算太出名。上世紀60年代末期,隨著毛主席兩度回湖南常住,各地來客數量陡增。而作為接待專供的茅臺酒,每年又只有1000斤配額供應湖南而供不應求。湖南省革委會決定在當地釀造一款與茅臺口感品質相當的接待專用酒。
幾經篩選,這一任務交給了武陵酒廠,理由在于武陵酒廠的自然環境、地理緯度與茅臺酒廠非常接近。同時,時任武陵酒廠廠長的鮑沛生與茅臺酒廠技術副廠長季克良是蘇州輕工業學院的同班同學。隨后,鮑沛生帶領著攻關小組一行前往茅臺酒廠取經學習。
為主席家鄉酒業發展,為同班同學綿綿情意,茅臺酒廠鼎力支持武陵酒攻關小組。終于在1972年,師法茅臺又獨具“名貴焦香、純凈柔和、體感輕松、健康優雅”風格的醬香武陵酒釀造成功。自此,武陵酒就在當地名聲大噪,還被冠上了“湖南茅臺”的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武陵酒被評為“中國名酒”。在業內看來,武陵酒可以說是茅臺酒眾多的“學生”中的“優等生”,誕生即達巔峰。武陵酒的輝煌,也更多來自對品質的匠心堅守。以鮑沛生為代表的三代匠人,對產品和工藝不斷優化升級,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武陵酒。
有人說,武陵酒雖然“大器晚成”,但也是應時代而生的酒。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質的產品,龐大的市場份額,讓當時的武陵酒十分火爆,“中國名酒”稱號更將武陵酒推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高度。
多次易主 在名酒道路上走失
武陵酒曾經也不負“名酒”之名,不過因為自身運營出現問題,頻繁更換“金主”,讓武陵酒逐漸在名酒道路上走失。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于受到市場品牌的打壓以及內部變動原因,武陵酒的銷量開始走下坡路,并出現了斷崖式下滑。1995年,扛不住市場沖擊的武陵酒宣布倒閉,隨之開啟了多次易主的曲折命運。
1998年,常德武陵酒業股份公司與湖南湘泉集團進行股份制合作,成立“湖南湘泉集團武陵酒業有限公司”。全新的資本介入和人員變動并沒有將危在旦夕的武陵酒拉上岸,兩年之后,常德糧油總公司收購湘泉集團股份。兩家資本一進一出,幾乎將武陵酒的潛力壓榨殆盡。
進入新世紀,白酒行業突然加碼醬酒生產,武陵酒再次迎來機遇。此時,茅臺、郎酒等在生產和市場方面不斷“攻城略地”,讓想著恢復當年輝煌的武陵酒廠失去信心。
2004年,瀘州老窖收購了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60%股權,后通過購買增持,擁有武陵酒業80%股權。瀘州老窖入主武陵后,前后投入8000萬資金,歷經三年打造了“幽雅醬香”系列產品——“武陵牌”上醬、中醬、少醬。但在白酒行業“黃金十年”,武陵酒并沒有如愿崛起,反倒迎來所有權的再一次變更。
2011年,聯想控股旗下的豐聯酒業全資控股武陵酒業,重點圍繞武陵酒“千畝萬噸醬酒百億產值”的目標,試圖實現武陵酒的跨越式發展,武陵酒一舉進入豐聯時代。但隨著行業進入調整期,武陵的發展也沒有發生巨變。
2017年,衡水老白干通過收購豐聯酒業控股武陵酒,為武陵酒注入了新鮮血液。至此,武陵酒才有了一些新的復蘇趨勢。但武陵酒在這二十多年內經歷了巨大震蕩,想要回到巔峰,任道而重遠。
價值回歸 延續經典醬香傳奇
2022年,迎來中國名酒70年,也是武陵酒走過的第五十個年頭。在新消費時代,中國白酒行業轉型升級,醬酒成為市場“頂流”,名酒效應越發突顯。“醬酒+名酒”,給武陵酒創造了正好的時機。被眾人目睹過其輝煌時刻的它,現今又風舉云搖,再度騰飛。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白干的帶領下,武陵酒的發展進一步加快。尤其是在高端酒擴容、醬酒熱初見端倪的情況下,武陵酒營收連續三年實現快速增長。在長沙市場,武陵酒的銷售收入從2018年的5000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2億元。這個突破推動武陵酒加速走進湘潭、株洲、郴州等省內城市,全省布局初具規模。
從營收占比上來看,2018年到2021年,老白干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83億元、40.3億元、35.98億元、40.3億元,而武陵系列酒的營收占比分別為5.47%、8.73%、12.56%、13.32%。可見武陵系列酒的營收占比在逐年上漲,作出了不小的貢獻。此外,武陵系列酒的增長位居老白干酒旗下五大酒的前列,也正在突顯它的價值。
當下醬酒熱已經進入品類盤整期,品牌力成為醬酒實現長遠生存發展的核心動力。值得關注的是,武陵酒確立了“一體兩翼”的多品牌戰略發展規劃,涵蓋醬香、濃香、兼香三大領域,打造醬香武陵酒——武陵上醬、武陵王系列,濃香型武陵洞庭春色系列,兼香型武陵芙蓉國色系列等顏值、氣質、體質、品質“四質合一”的產品,覆蓋多個價位段。
據了解,2021年9月,占地500畝的武陵酒新廠一期建成并投產,武陵酒的年產能從此前的600千升提升至2100千升,而整體建成后釀酒將超6600噸,儲酒能力45000噸。雄厚的產儲能,不僅為武陵酒的品牌發展與市場擴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在老白干酒營收規模擴大、行業地位提升和全國化布局等多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022年6月25日-26日,武陵酒在常德喜來登酒店舉辦“50年杯酒話時光”活動,再度將“武陵酒”這個品牌推上了熱搜。武陵酒之所以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源自于武陵酒五十年匠心釀酒的初心。鮑沛生希望,未來的武陵酒能夠在每一位武陵人的努力下,用心做好產品,延續經典醬香傳奇,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醬酒愛好者愛上武陵酒。
隨著醬酒進入理性的新周期,回歸品質成為競爭的關鍵,產區、名酒概念愈發被重視。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認為,武陵酒本身就有著鮮明的區域品牌特色與地域文化基因,產品具備高端化特征,未來應當秉承“品牌定位差異化”與”區域資源協同化”的發展策略。
按照湖南省工信廳規劃,到2025年要將湘西州、邵陽、常德打造成產值超100億元白酒產業優勢產區。其中,常德市提出要將白酒產業鏈納入該市21條優勢產業鏈重點打造,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年銷售收入過70億元、稅收過15億元。作為常德的名片,武陵酒將為常德白酒產業的發展貢獻核心力量,承擔起“領頭羊”的重任。
聚焦常德、走出常德、走遍湖南、走向全國,未來,武陵酒將“以全新的飲酒體驗為己任、為復興中國詩酒文化而努力”作為企業使命,立志成為一個讓湖南人驕傲的中國白酒品牌。以過去的榮光為激勵,武陵酒能否重寫名酒輝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