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08:56 瀏覽量:14914 來源:寬窄研究院
一批醫藥、醫療器械采購企業,被國家醫保局曝光!
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27日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省份評級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的26家醫藥企業情況,其中22家醫藥企業評級為“嚴重”,4家醫藥企業評級為“特別嚴重”。
截圖來源:國家醫療保障局官方網站
4家評級為“特別嚴重”的醫藥企業:
四川倍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四川潤澤遠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
遵義百頤醫藥有限公司
云南集業藥品有限公司
22家評級為“嚴重”的醫藥企業:
北京能濟中藥飲品有限公司
泰州大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連云港蘇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徐州凱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江蘇恒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河南省萬隆醫藥有限公司
河南省祥捷安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
江西豐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四川奇訊商貿有限公司
四川鴻睿康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同豐醫藥有限公司
云南今康醫藥有限公司
省級集中采購機構根據失信行為的性質、情節、時效、影響等因素,將醫藥企業在本地招標采購市場的失信情況評定為“一般”“中等”“嚴重”“特別嚴重”四個等級,每季度動態更新。
根據醫藥企業信用評級,省級集中采購機構分別采取書面提醒告誡、依托集中采購平臺向采購方提示風險信息、限制或中止相關藥品或醫用耗材投標掛網、向社會公開披露失信信息等處置措施。情節特別嚴重時,失信企業將面臨喪失集中采購市場的風險。
26家失信醫藥企業名單。(國家醫保局官網)
被曝光的企業中25家是送回扣等商業賄賂行為,如為了使自己公司經營的骨科耗材等產品取得額外的交易機會、競爭優勢和銷售數量,四川倍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向醫院有關人員給予回扣等“好處費”, 累計折合人民幣325萬余元。
被評定為“特別嚴重”的四家企業都涉及到商業賄賂案件。
四川倍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業務包含對公大型醫療器械銷售等。根據黑水縣人民法院判決,四川倍聚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劉某某向原阿壩州人民醫院有關人員給予回扣或不正當利益,以使其經營的一類耗材、骨科耗材獲得額外的交易機會、競爭優勢和銷售數量,累計折合人民幣325萬余元。該失信行為時效標準的起始時間為2021年4月30日,四川省級醫藥集中采購機構按照價格招采信用評價制度規定,評定企業“特別嚴重”失信。
國家醫保局27日發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26家醫藥企業被評為“特別嚴重”和“嚴重”失信。為什么這些企業會被評定為失信?哪些失信行為會被評為“特別嚴重”“嚴重”?失信評定將對企業有什么影響?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就此接受記者采訪。
為什么這些企業會被評定為失信?
根據國家醫保局此前發布的《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表示,要求將企業藥品回扣、壟斷漲價、擾亂采購秩序等失信行為,按照情節輕重評定信用等級,達成一定程度的將被中止掛網采購資格。
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介紹,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就如同該領域的“交通規則”,企業在藥品市場上的價格和經營行為要遵守公平合法、誠實信用、質價相符的市場規則,如果出現“闖紅燈”“壓實線”等違反、擾亂公平交易的市場行為,就會被“扣分”,甚至會被“暫停上路”。
此次公示的是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實施以來被評定為“嚴重”失信和“特別嚴重”失信的26家醫藥企業。據介紹,其中有25家是因為送回扣等商業賄賂行為,如遵義百頤醫藥有限公司向某縣人民醫院給予回扣等“好處費”,折合人民幣355.16萬元。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因為不執行采購合同,不按約定供應集采中選產品,導致當地臨床用藥受到嚴重影響。
哪些失信行為會被評為“特別嚴重 ”“嚴重”?
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把企業的失信行為分成“一般”“中等”“嚴重”“特別嚴重”4個等級。以藥品回扣為例,“同一案件中累計行賄數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或單筆行賄數額3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屬于“嚴重”失信;“同一案件中累計或單筆行賄數額200萬元以上”屬于“特別嚴重”失信。
在司法判決的行賄受賄案件中,雖然只暴露了某個藥品在個別人、個別單位、個別地區身上的回扣金額,但實際上反映了該藥品價格虛高的程度,醫藥企業送回扣、實施商業賄賂的錢歸根到底還是要從虛高的藥品耗材價格中擠出來,最后還是醫保和老百姓承擔了本不該有的負擔。
這些企業的信用評價結果有什么影響呢?
“一般”失信的醫藥企業會被書面提醒告誡,相當于犯了小錯以批評教育為主;
“中等”失信的醫藥企業就會受到實質性的影響,比如省醫藥采購平臺上會給相關藥品標注失信信息,醫療機構下單采購時會收到風險提示,企業參加政府組織的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競價掛網采購等活動時也會受到限制;
“嚴重”失信的醫藥企業受到的實質性約束會更加嚴厲,比如暫停具體涉案產品的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雖然只是發生失信行為的個別藥品、個別省份受到影響,但對企業來說已經有一定影響了;
“特別嚴重”失信的醫藥企業將面臨全部藥品耗材被暫停在案發省份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的約束措施。
這位負責人表示,“處罰”不是目的,引導企業規范價格行為,保護參保人合法權益才是關鍵。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對犯錯的失信企業也給出了改正錯誤的明確路徑,比如企業可以通過降價、退回價款等切實的行為修復信用。如國家醫保局官網《價格招采信用評價“嚴重”和“特別嚴重”失信評定結果(第1期)》公示的某公司,因為給回扣的問題被評為“嚴重”失信,該企業對涉案藥品進行降價處理,每盒藥給多少錢回扣,就降低多少錢的價格,從而有效修復了自身信用評級,實現了繼續正常供應相關藥品。
經查閱,至發稿,新華社、新華網、中國經濟網、法制網、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新聞網、人民政協網、華夏時報、澎湃新聞、中國青年網、光明網、上觀新聞、中國日報網、紅星新聞等全國官方平臺報道這一信息。(寬窄研究院)
上一篇:成都健康食安少年行活動 中小學生共上食品安全開學第一課
下一篇:酒業怪才張道紅“出山”到任枝江酒業總經理 品牌復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