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09:14 瀏覽量:13734 來源:中國食品網(wǎng)
近日,四川省食用菌所栽培與生理研究中心李小林博士團隊在國際期刊《Food Bioscience》上發(fā)表了題為“Targeted amino acid metabolomic profiling revealed light-mediated quality variations in pink Auricularia corne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系統(tǒng)探討了8種參數(shù)化LED光質對粉色木耳色澤、質構、生物量及氨基酸代謝譜的影響,揭示了光質對其生長與品質的調控機制,為優(yōu)化室內(nèi)栽培光環(huán)境、提高周年生產(chǎn)效率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研究采用8種可控LED光源誘導粉色木耳生長,在第24天時測定其生物量、色澤、質地及氨基酸代謝譜特征。結果表明,不同光譜成分顯著影響粉色木耳的生長和品質。其中,黃光促進生物量積累并改善質地,而紅光及黑暗環(huán)境則降低生物量和色素沉積。靶向LC-MS/MS鑒定73種氨基酸代謝物,其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較高。不同光質下的粉色木耳中有23種氨基酸代謝物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并富集在組氨酸代謝、β-丙氨酸代謝、酪氨酸代謝、苯丙氨酸代謝、泛酸和輔酶A生物合成等關鍵KEGG代謝通路。此外,黃、紫、青色光及黑暗處理均可促進子實體必需氨基酸的積累。本研究對指導粉色木耳室內(nèi)栽培光環(huán)境構建與品質調控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葉雷為第一作者,省食用菌所李小林研究員和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張小平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四川省區(qū)域創(chuàng)新合作項目(2024YFHZ0165)、院原始創(chuàng)新2023項目(YSCX2035-009)和四川食用菌創(chuàng)新團隊(SCCXTD-2025-07)等項目的支持。
團隊針對粉色木耳的基因解析、栽培生理、采后保鮮和多糖提取方面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在《Genomics》(2024,116:110902)、《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 Photobiology, B: Biology》(2024,259:113005)、《Food Chemistry》(2024,446:138906)、《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24,215:113020)、《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2025, 226:12068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5,284:138149)等期刊上發(fā)表7篇,其Top 5篇。
(四川省食用菌協(xié)會)
上一篇:酒莊頭條:酒業(yè)趨勢在變?nèi)绾螒儯刻蔷茣蠈<医馕龅讓舆壿?/a>
下一篇:從763項榮譽到莊園醬酒藍皮書:郎酒三品節(jié)書寫白酒產(chǎn)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