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14:55 瀏覽量:15355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資本市場上鴨脖股“三國鼎立”,絕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鴨三強角逐休閑鹵制品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背后是一場直營和加盟的經營模式較量。收益同比下滑1.3%,溢利同比下滑17.3%,這是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黑鴨”)在2018年上半年交出的業績答卷,這也成為其上市以來最差的中期業績報告。然而,資本市場中,另外兩家休閑鹵制品企業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煌上煌”)、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絕味食品”)卻雙雙傳來喜訊。
近日,絕味食品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85億元,同比增長12.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32.55%。無獨有偶,煌上煌2018年上半年的表現也比較強勢,實現營業收入10.33億元,同比增長36.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42.39%。
“近年來,整個中國休閑鹵制食品行業呈爆發式增長,可以說是一個‘風口’。”中國食品行業評論員朱丹蓬說,“市場上煌上煌、周黑鴨、絕味食品出現‘三國殺’的局面,各自憑借自身的運營模式希望能夠奪得‘市場一哥’的位置。”
誰是“鴨脖一哥”
為了謀求更大的市場紅利,2012年,煌上煌選擇在A股市場上市;時隔4年,周黑鴨選擇赴港上市;2017年3月,絕味食品也踏上了進入資本市場的路途。三強紛紛上市,也將他們的實際經營狀況展示出來。那么,三家巨頭之間,到底孰強孰弱?對周黑鴨、煌上煌、絕味食品在營收、市值、利潤、市場等多方面的表現進行比較后,或許可以從中窺見一斑。
在營收方面,三家企業均呈現連年高速增長的趨勢。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周黑鴨分別實現18.09億元、24.32億元、28.16億元、32.49億元,近三年增速分別為34.44%、13.64%、15.4%;煌上煌分別實現9.84億元、11.51億元、12.18億元、14.78億元,近三年增速分別為16.97%、5.82%、21.35%;絕味食品分別實現26.3億元、29.21億元、32.74億元、38.5億元,近三年增速分別為11.06%、12.08%、17.59%。從營業收入來看,絕味食品明顯強于周黑鴨、煌上煌,煌上煌的營收僅約是絕味食品的三分之一。
此外,門店覆蓋數量方面,絕味食品同樣優于周黑鴨和煌上煌。截至2016年年底,絕味食品的網點已經覆蓋了全國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門店數量達到9053家;煌上煌門店數量近3000家,市場主要分布在江西、廣東、福建、遼寧、安徽、河南、天津、江蘇等地;周黑鴨是1027家,主要位于北京、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河南、上海等地。數據顯示,“煌上煌+周黑鴨”的門店數量之和也不及一個絕味食品。
在市值方面,三家企業也是相差懸殊。截至今年10月8日,絕味食品的市值最高,約171.79億元,其次為周黑鴨107.96億元,煌上煌為61.25億元。
那么,在營收、市場規模、市值方面占優的絕味食品是否就是鹵味休閑食品市場中的“一哥”呢?答案是未必。在凈利潤方面,三家巨頭之間的較量呈現了另一番景象。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4年時間里,絕味食品分別實現凈利潤2.36億元、3億元、3.8億元、5.02億元,近3年增長率為21.33%、26.66%、31.93%;周黑鴨分別實現4.11億元、5.53億元、7.37億元、7.62億元,近3年增長率為34.55%、33.27%、6.43%;煌上煌分別實現9862萬元、6088萬元、8820萬元、1.41億元,近3年增長率為-38.26%、44.87%、59.76%。
朱丹蓬分析,門店覆蓋僅為絕味食品十分之一的周黑鴨,在2017年的凈利潤超出絕味食品一大截,多2.6億元。“相關數據來看,周黑鴨的盈利能力遠遠勝于絕味食品、煌上煌。”
模式較量短期內難分高下
擁有著大量門店的煌上煌、絕味食品緣何在盈利上輸給了周黑鴨?“問題出在經營模式上。”在朱丹蓬看來,三家企業的市場之爭,背后真正的較量實則是模式的較量。絕味食品財報顯示,其渠道主要采取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絕味食品主營業務收入90%以上來源于加盟模式的產品銷售。煌上煌選擇了直營連鎖和加盟連鎖兼而有之,齊頭并進。與眾不同的是,周黑鴨則完全選擇了以直營店模式為主。2017年,周黑鴨就開設了313家直營店。
“直營模式的缺點是,門面的擴展速度會比較慢;相反,加盟連鎖模式則會立竿見影,在規模上擴張速度比較快。”朱丹蓬說,“但是,慢也有慢的好處,例如,周黑鴨與絕味食品在盈利上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中研普華研究員閆素飛看來,直營店的優勢是企業可以直接控制自己的銷售渠道,一些制度規則、信息傳遞會比較暢通,對店面的監管更加有效;缺點是人員成本和運營成本增加。“加盟店的最大優勢是成本較低,企業只負責招商,提供技術和產品,而無需對加盟店支付人工成本和運營成本。”閆素飛說,“但缺點是渠道控制力弱,對于加盟店監管力度較小,對于一些制度下達和信息傳遞,加盟商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性執行。”
那么,兩種模式的較量,誰更優一些?朱丹蓬認為,雖然絕味食品采取加盟連鎖方式能夠迅速地擴大市場規模,但是由于在利潤上要與加盟商分享,因此在業績表現上,盈利能力會差一些。“綜合各方面來看,我個人覺得直營店模式比較靠譜一點,更看好周黑鴨。可以說,目前是絕味食品靠加盟模式在市場上跑馬圈地,意圖拼規模取勝,博取短期效應。”朱丹蓬總結,“周黑鴨則選擇了直營模式去拼盈利取勝,意在奪得長遠利益。煌上煌是兩者兼顧,一起發力。”
競爭之下存隱患
雖然行業發展空間大,但模式較量的背后,三家企業還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山寨店、加盟店等帶來的食品安全考驗。
在山寨店問題上,周黑鴨的表現更加突出一些。創立于2002年的周黑鴨,在1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堅持直營連鎖,從未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開設門店。然而,2016年1月,周黑鴨自行調查公布的山寨店情況顯示,周黑鴨在全國范圍內山寨店多達941家,竟出現了山寨店比直營店還多的尷尬情況。2016年1月,周黑鴨出現在原國家食藥監總局針對違規添加物的抽檢黑榜上。不久后,名單上的安徽省宿州市周黑鴨宿蒙路口店和宿州市埇橋區慧鵬周黑鴨經營店后被周黑鴨官方證實為山寨店。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三家企業的經營模式影響到了食品安全事件風險的系數。“相比于直營店模式,加盟連鎖模式是很‘危險’的一種模式,在食品安全的監督上會相對弱一些。”朱丹蓬說,“盡管發行人對加盟商在食品安全、銷售價格、促銷和店鋪形象等方面進行較為嚴格的管理,但加盟商畢竟是獨立于發行人的主體,若加盟商在日常經營中未嚴格按照發行人的要求,將對發行人經營效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響。”此前,絕味食品投資者風險警示中也坦言,“隨著發行人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和加盟商的不斷增加,發行人在加盟模式方面的制度建設、運營管理、資金管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將面臨更大挑戰。”
“加盟連鎖模式下,除了文字上的約定以外,關鍵就是絕味食品、煌上煌在飛行抽查、例行檢查等方面的力度要加大。”朱丹蓬建議,“同時,其對加盟店違規的處罰力度也要加大,甚至可以用取消加盟授權的方式。”
(代秀輝)(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韓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咖啡陪你”在華合資公司破產
下一篇:杭州打造放心消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