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08:58 瀏覽量:30001 來源:鎮海新聞網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網上訂餐為不少沒時間做飯的上班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不少市民僅僅關注其飯菜口味及價格,卻很少關注網上訂餐店鋪的資質。很多外賣餐飲店根本找不到實體店,外賣網站上也沒有注明餐館地址,而這些店的衛生安全問題更無從知曉了。
9月底,市民張先生通過美團點了一份外送的湯飯,網上支付27元。拿到外賣,吃到一半時發現飯里面有蟲子。
“我當時就跟商家聯系,他說可以退款給我。”張先生說,但是他心里始終不舒服,要求商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進行賠償。
無獨有偶,市民李女士在10月4日晚叫了一份咕咕韓式炸雞鎮海分店的外賣。
“當時看到就惡心壞了,一條活的蟲子,一條死的蟲子,馬上打電話給商家 也聯系不上。”李女士說,她當即打電話給市場監管部門請求處理。
目前,區市場監管局已對市民投訴舉報的商家進行調查處理。據統計,近幾個月我區關于各種外賣投訴舉報案件日漸增加。
“不少消費者在點餐時只關注了菜品和價格,很少關注和查看商鋪的各種資質,盲目相信第三方訂餐平臺的入駐審查。”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也不會索要發票或收款憑證,給維權造成了一定困難。
那么,網上訂餐的食物,到底靠譜嗎?我們在網絡訂餐時需要注意些什么?外賣吃到異物又該怎么維權呢?
首先,消費者在訂餐前要認真查看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上的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是否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同時,查看其證照的相關信息,如經營范圍、經營地址及聯系電話等。
“應該選擇證照齊全、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B級以上的入網餐廳服務提供者訂餐,切勿向無證無照、證照信息不全或者證照信息與實際經營范圍、經營地址不符等非法供餐者訂餐。”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說,最好選擇食品加工完成后兩小時安全時限內能夠送達并食用的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訂餐。收到訂餐食品后,消費者應先查驗其包裝及容器是否清潔、完好,配送的食品是否變質或受到污染等。
同時,消費者應避免選擇冷菜、生食、冷加工糕點、預拌色拉、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及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食品。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因此,區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在網絡訂餐時要注意留存好消費小票、發票等相關憑證,一旦發生糾紛,便于自身維權。
上一篇:上海青浦區開展無證無照餐飲經營治理工作
下一篇:北京:跨區學生餐配送 跨區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