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 10:39 瀏覽量:17677 來源:南通網
南通網訊 3日,南通市疾控中心對外宣布:眼下,該中心檢驗科正在就省風險監測的20份小麥、9份熟普洱茶、9份生普洱茶、3份紅茶中16種真菌毒素開展檢測。目前,已完成20份小麥監測并上報,均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
南通市疾控中心的專家介紹,真菌毒素是某些類型的霉菌(真菌)天然產生的有毒化合物。霉菌往往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在作物收獲前后以及儲存過程中在食物內部或表面生長。大多數真菌毒素化學性質穩定,能經受住食品加工程序。目前,已知共有幾百種不同的真菌毒素,但最常見地對人類和牲畜健康有害的真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和雪腐鐮刀菌醇/脫氧雪腐鐮刀菌醇等。
為盡量減少真菌毒素的健康風險,南通市疾控中心建議市民在食用前檢查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的全谷(特別是玉米、高粱、小麥和稻米)、無花果干和堅果(如花生、開心果、杏仁、核桃、椰子、巴西堅果和榛子)是否有霉菌,丟棄任何看來發霉、變色或萎縮的食物;避免在晾干前、晾干過程中及儲存期間對谷物造成損害,因為谷物一旦受損,霉菌就會侵入進而導致真菌毒素污染;購買盡可能新鮮的谷物和堅果,并確保食物存放得當,保持無蟲、干燥,且不太熱;食品及時食用,不要長時間保存;確保飲食多樣化,這不僅有助于減少真菌毒素風險,還可改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