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16:19 瀏覽量:20339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臨近年底,全球多家市場預測機構或消費監測機構紛紛預判2019年食品行業的趨勢。這些機構所發布的共性趨勢——“健康”成為主流趨勢,受到各界的關注。
11月15日,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全球買手和專家發布報告,大膽預言2019年最值得消費者期待的十大創新食品趨勢。分別是;環太平洋風味、益生菌的創新應用、脂肪“卷土重來”、新型大麻類產品、素肉零食、包裝向環保轉型、冷凍食品升級、除海藻之外的海洋食品、零食正餐化和舉足輕重的購買力,今年的預測來自全食超市的專家和行業領袖,他們為這家零售商的490多家門店采購產品,在準備前瞻性趨勢報告時,專家們結合了包括奶酪、特產、雜貨、肉類、海鮮、預加工食品、生產和身體護理等方面的專業性知識。
隨后,數據庫分析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也發布了即將在明年或者未來幾年影響食品飲料行業創新的十大趨勢。這十大趨勢分別是:探索、植物王國、替代之選、綠色可持續、零食新定義、私人定制、“纖”發現、身心愉悅、小而不凡和食時互聯。作為一家知名市場咨詢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有著超過25年積極追蹤食品飲料創新趨勢的經驗。除了食品飲料行業,Innova Market Insights也發布了零食方面的十大趨勢,分別是:零食正餐化、輕松享受、“重口味”風靡市場、警惕的零食食客、工匠風格、便攜式包裝、椰子“進入”大眾視野、層出不窮的堅果產品、成人口味和新型膨化食品。
日前,獨立市場研究機構英敏特也發布了2019年食品與飲料行業三大預測趨勢:綠色消費、健康老齡化、便利升級和創新入選。此次分析的數據來自15個國家。英敏特通過收集分析15個國家的消費者的數據、并結合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GNPD)收集的國際食品和飲料產品信息以及全球英敏特趨勢分析師所觀察到的創新發展點,以此得出分析結論,以期為生產和經營者帶來啟發。
而國際香精香料公司(IFF)則站在消費者日新月異的口味偏好上,秉承宏觀的視角進行產品創新的理念,發布了亞洲市場的5種新興風味趨勢。分別是:健康、純天然、口味全球化、混合風味、信任和透明度。IFF是美國最大的香精香料公司,在38個國家和地區都設有工廠,研究本土化風味。近期,IFF持續看好中國這個位于亞洲的超大市場,做出一系列拓展業務的動作。今年10月,IFF宣布在中國開設兩家新工廠,一家是位于江蘇省張家港自由貿易區的香料制造廠,一家是南京生命科學園的天然品研究實驗室。
今年,美國最大食品企業泰森成立了趨勢預測委員會。近日,泰森發布了六大食品趨勢,并認為這些趨勢將推動明年食品行業的消費選擇和品味塑造。這六大趨勢分別是:提升健康和美麗的個性化食品;食物謎團解開,透明度高的食物勝出;通過多種形式攝取更多蛋白質;智能技術和食品的力量;食物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全球風味融合,尋求味覺刺激。
腸道健康成為主流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目前,各類微生物組成的復合活性益生菌,廣泛應用于生物工程、工農業、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領域。膳食纖維是一種多糖,主要來自于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膳食纖維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類營養素,對于腸道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主要存在于谷物、薯類、豆類、蔬菜及水果中。
在全食超市的預測中,益生菌排在了第二位,全食超市的專家曾于去年預言,泡菜和腌制食品等發酵食物中所含有的天然益生菌,將會顛覆整個食品行業。2019年,將會有越來越多創意益生菌食品從養生保健品柜臺和冷凍柜,走到其他各類食品展區。新型益生菌種,如凝結芽孢桿菌GBI-30和MTCC 5856,將更易于保存。而保健品牌則嘗試在燕麥卷、燕麥粥、堅果奶油、湯和營養棒等食品當中添加功能性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攝入益生菌成分。
IFF預測的前兩條都與健康相關,其中第一條更是簡單的兩個字,健康。IFF表示,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所有與健康相關的口味都增勢迅猛。比如,隨著消費者對益生菌健康功能的認識加深,一些腌制、發酵類食品逐漸受到關注和歡迎,如泡菜、康普茶,就是典型的因為保健價值而受到消費者喜愛的食品。
而在泰森的預測中,也有兩條與健康相關,第一條即為提升健康和美麗的個性化食品。預測指出,2019年,更多的人將會策略性地考慮如何“吃”能讓自己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健康與養生的發展,不僅僅是從食物中剔除了破壞或不利于身體的食材,還因為其中添加了一些可能帶來健康益處的食材。食品行業從制造商到零售商再到餐館,將提供更多有益于健康的功能性食品,以應對當前的趨勢。這其中就包括了健腦食品、促消化食品和美顏食品。在泰森的預測中,消化健康已經成為一個更主流的問題,預計2018年該市場的銷售額將超過49億美元。在消費者的普遍認知里,包括康普茶和各類發酵食品在內的益生菌食品,都是幫助腸道健康的頂級益生菌。
Innova的預測則提到了膳食纖維,在今年年初,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8種纖維納入了膳食纖維營養標簽,50%的中國消費者在2018年提高了對纖維的攝入,而與纖維宣稱相關的全球新品發布數量獲得了21%的年平均增長,中國消費者更關注纖維與腸道健康、體重管理、大腦健康的聯系。
“最少加工”開始受到關注
在Innova的預測中,身心愉悅是其中一條,在專家們看來,心情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重要。食品飲料不僅為了健康,也是為了放松心情,讓情緒得到安慰。而宣稱“帶有身心愉悅”標簽的新品發布數量也獲得了36%的年平均增長。
而在零食領域的預測中,更多的零食開始主打天然,讓警惕的消費者在吃零食的時候能夠沒有“負罪感”。與此同時,全球掀起素食風,食品巨頭紛紛布局素食市場,甚至已經出現了人造肉。去年,肯德基、麥當勞開始提供素食漢堡,必勝客在英國推出純素奶酪披薩。今年植物奶、素食牛奶的興起,更是說明了這一趨勢。今年,星巴克在中國官方微信上發布了一款巴丹木瑪奇朵,使用的原料就是巴旦木奶。國內零食企業也推出了一款主打無負擔的零食“菇的肉”,富含膳食纖維,迎合了消費者需求。
IFF全球調味品牌營銷總監卡倫·斯坦頓(Karen Stanton)認為,消費者在尋找天然、新鮮、無添加的產品。“任何口味或是原料,只要能和天然、新鮮聯系起來,就有自己的市場。”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目前而言,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肉、蛋、奶和豆類食品。
在泰森的預測中,通過多種形式攝取更多蛋白質,也與健康問題息息相關。隨著過去幾年流行低碳水、原始人飲食法和生酮飲食,消費者越來越關注自身整體的健康,這使得他們對所有含蛋白質的物質產生了興趣。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以來,牛肉、雞肉、豬肉和火雞的銷量不斷上升,到2018年達到新高。隨著目前消費者正積極地在飲食中加入更多的蛋白質,這一趨勢將延續至2019年。
如今,肉的新切法和“從頭吃到尾”的方式(動物的每一個部分都被人類利用)逐漸在美國形成趨勢。美國企業多年來將這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出口至海外。如今,消費者好奇有沒有更多的蛋白質選項。對某些蛋白質的需求,比如蟋蟀和海藻,預計將在2019年繼續擴大。到2023年,僅北美的昆蟲市場將從2018年的4410萬美元擴大至1.53億美元。40%的美國人正嘗試使用更多的植物基食品,這說明植物性蛋白質的市場疆域也會不斷擴大。
預測認為,2019年,蛋白質的演化會有無限的可能性。人們在努力尋找肉類的完美替代品,植物性蛋白質的口感、質感、外觀也在日益提升,全素漢堡的腳步正在邁向全球。
在Innova的預測中,還提到了植物類食品,在專家們看來,植物基市場勢不可擋。各個公司和品牌都在“綠色化”自己的產品線,以吸引希望增加植物基產品攝入的消費者。對許多人來說,植物基趨勢意味著通過平衡動物和植物產品變得健康和可持續,而非遵循一種一刀切的飲食方式。
健腦食品值得期待
在英敏特的預測中,健康老齡化是重要一點。預測分析,由于60歲及以上的全球人口比例持續增長,老齡化問題尤其受到消費者關注。消費者對更長壽命的追求為食品和飲料制造商帶來機會,創造一些使人們看起來年輕的產品。食品和飲料產品可以幫助各年齡段的人們改善骨骼、關節和大腦健康,并積極應對其他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食品和飲料制造商可以為各年齡段消費者開發更多配方產品,從而幫助其有效攝入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可能對骨骼、關節、免疫系統和大腦健康有益的成分。
而在泰森的預測中,根據研究和市場調研,到2024年,大腦健康的市場價值預計將達到116億美元。健腦食品是大腦的食物,對于注重大腦健康的消費者來說也是首選。而食品在“健康美”上的作用也在不斷攀升,比如使秀發更油亮、肌膚更柔軟、指甲更結實。2019年,膠原蛋白等成分將更多地被應用于食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