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 10:15 瀏覽量:10531 來源:中國商網
國家統計局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同比下滑11.99%。新生兒數量的持續下降,引發了業界對于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未來銷量的擔憂。對于如今的乳企而言,這是否意味著,剛跨過奶粉新政的“坎兒”,又迎來了新的挑戰?
我國從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正式終結了1980年開始推行了35年的城鎮人口獨生子女政策。二孩政策施行后,市場對2016-2018年新生人口的預測是每年新增100萬人左右,而實際上除了2016年新生兒人口上升出現一個小高峰后,2017-2018年,出生率連續兩年出現萎縮,政策的放開對于出生率的提高而言,沒有表現出可持續性。
作為“吃奶粉”的主力軍,新生兒數量的下降,無疑是奶粉行業面臨的嚴酷問題。受此影響,近期多家券商開始下調多家乳業巨頭的目標股價。
截至今日收盤,蒙牛乳業股價下跌0.98%,伊利股份股價下跌1.41%,光明乳業下跌1.4%……
對此,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短期來看,2018年新生兒數量減少200萬人,并不會給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帶來的太大壓力。王丁棉向中新經緯客戶端介紹,以2017年的消費情況來看,一個新生兒每年對奶粉的需求量約為25公斤,計算下來,2018年國內嬰幼兒奶粉銷量或將減少5萬噸左右,“市場總量還是基本能與2017年持平。”
王丁棉指出,近兩年,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總量維持在100萬噸左右,隨著新生兒數量的減少,市場也會及時進行自我調節,未來兩年保持現有總量或不成問題。
隨著人口紅利消失以及嬰幼兒奶粉注冊制(以下簡稱“奶粉新政”)的實施,國內奶粉市場的競爭逐漸進入下半場,其中一個顯著特征便是產品高端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奶粉新政淘汰了大量中小品牌,國內奶粉市場的競爭已經從大小企業的競爭,逐步轉變為具備一定規模和品牌力的企業間的“貼身肉搏”,高端產品則成為了乳企尋求差異化的關鍵。
據悉,嬰幼兒乳粉的高端化、配方專業化是最近幾年表現的趨勢。目前高端乳粉市場接近80%的份額集中在海外品牌。
今年來國內乳企龍頭企業紛紛布局海外優質奶源,同時引進海外原裝原罐產品,提升產品結構。根據高華證券的報告,過去兩年中,高檔嬰兒配方奶在整體市場中的份額已從2016年的12%升至23%,而且增速仍高于其他子類別。隨著國內乳企對高端配方奶的積極布局,未來高端奶粉市場的占比仍會持續提升。(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古老的飲食方法對健康更有益嗎
下一篇:棗莊市中區開展春節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