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09:21 瀏覽量:1761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在第十九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高峰論壇”在成都菁蓉匯舉行,海內外知識產權專家圍繞“知識產權與營商環境”主題進行交流。本次論壇為期一天,包括主論壇以及5G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與保護研討會、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軍民融合知識產權研討會。期間,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聯盟與美國、法國、日本、約旦等國家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大咖論道 保護知識產權優化營商環境
創新發展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而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知識產權制度支撐和法律保障。“通過知識產權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推動創新要素向高端聚集,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關鍵一環。”在主論壇中,中國(四川)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負責人對知識產權快保護服務體系進行詳細介紹。
據悉,中國(四川)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由四川省與成都高新區共建、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領域開展快速協同保護的機構。中心為成都高新區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創新主體開啟專利快速預審、確權、維權服務的“綠色通道”,極大縮短專利審查流程,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率。
今年是成都高新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成立十周年,作為西部第一家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庭的基層法院,成都高新區法院十年來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717件,在本次高峰論壇上,成都高新區法院還發布了“高新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力爭實現知識產權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15天,整體效率提升15%,更好地回應國家、社會、群眾、當事人等社會多元主體的司法需求。”成都高新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晉說。
“要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需要構建公正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為‘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提供支撐。”成都高新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飛表示,2017年,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在全國首創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雙報制”,即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在向公安機關報案的同時,通過成都高新區檢察院的知識產權雙報平臺,向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報案。檢察機關接到報案線索后,立即啟動法律監督職能。目前,“雙報制”已升級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全覆蓋,使民行引導維權與刑檢引導偵查相結合,構成“雙報制”的“雙引導”體系。
創新機制 建設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
活動期間,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聯盟與美國、法國、日本、約旦等國家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有效提升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抗風險能力,增強企業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水平及競爭力。
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區迎來知識產權工作“開門紅”,實現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5.9件,有效發明專利累計達14843件,占成都市39.3%。累計獲得中國專利(外觀設計)優秀獎22項。新增國內商標申請7244件、國內商標注冊7696件,有效注冊量達78854件,分別占成都市的20.7%、20.2%和19.1%,版權登記突破4000件。
今年是成都市確定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作為成都市產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在今年工作會上也明確提出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贏營商環境改革提升攻堅戰,并提出7條“高新工作價值觀”,服務被放在首位。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從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環境、公平競爭環境、法治環境、社會共治環境四個方向發力,積極探索創新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助力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說,成都高新區依托知識產權聯盟,在菁蓉匯、天府軟件園、天府生命科技園、天府新谷4個專業園區設立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工作站,組織專家團隊赴園區開展專業輔導,將基層知識產權服務延伸到創新創業主體第一線。成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聯盟,探索構建多維度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
2018年,成都高新區查處商標侵權和假冒偽劣商品類案件共12件,辦結12件;接到關于舉報、成都市交辦的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及假冒偽劣商品案源線索共計37件,全部做出回復。成都高新區法院2018年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121件,審結1102件,結案率高達98.31%。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需要靠創新來驅動,而創新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駕護航。”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將圍繞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與營商環境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助力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