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農牧 > 正文

內蒙古糧改飼:由“讓我改”變“我要改”

2018-07-31 09:50   瀏覽量:27780     來源:農民日報

  由“讓我改”變“我要改”

  ——內蒙古糧改飼試點見聞之一

  本報記者 焦宏 韓嘯

  “現在只要有塊地,老百姓就要種青貯。”養著300多頭肉牛,600多只羊的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巴雅爾圖胡碩鎮巴嘎查的牧民石蒙生,站在自己種植的1000多畝青貯玉米地旁告訴記者。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內蒙古承擔糧改飼項目試點的蘇木,一片片綠油油的青貯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即;農牧民們講的最多的就是糧改飼是個好政策,吃了青貯牛壯羊肥,多種青貯作物能賺錢。

  內蒙古從2015年開始實施糧改飼試點,是全國17個糧改飼試點?。▍^)之一。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統籌落實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任務。農牧業部門狠抓落實,聚焦農區玉米主產帶和牧區牛羊養殖大縣,大力開展糧改飼試點。按照穩羊、增牛、調結構的工作思路,逐漸構建起了農牧結合和種養互動的發展模式,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的積極性。

  “糧改飼在內蒙古試點以來,兩年時間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減少近1000萬畝。2017年,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983萬畝。以青貯玉米為主的飼用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342萬畝,養殖場戶自種自儲、流轉土地自種和訂單收購種植比例達到93%,收儲量達到838萬噸。”內蒙古農牧廳畜牧處副處長巴特爾說,好政策帶來好效益,農牧交錯帶區域的種養關系變得和諧有序,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糧改飼試點,使得草更綠、天更藍、羊肥牛更壯!

  “今年我的青貯還能給點兒補貼嗎?”養著400頭肉牛的興安盟扎賚特旗雪峰農牧合作社理事長黃雪峰在記者面前一直追問旗里農牧部門的負責人。原來,2015年和2016年,旗農牧部門為了讓農牧民接受糧改飼試點,就動員他所在的種養合作社帶頭種植青貯玉米。沒想到收割后的青貯玉米不但價格好,而且國家還給了補貼,在滿足自己肉牛吃的以外,還出售了一部分給周圍的養殖戶,比原來自己種籽粒玉米每畝多收入300元,效益好多了。由于國家下達給內蒙古的糧改飼試點任務有限,今年旗里沒有再給他糧改飼任務,自然就沒有了青貯補貼。

  巴特爾告訴記者,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和通遼市是典型的農牧交錯帶,受傳統習慣思維限制,一開始農牧民不愿意種青貯玉米,擔心青貯賣不上價,還是種籽粒玉米。

  農牧部門有針對性選擇一部分種養大戶,采取適當補貼的方式展開糧改飼試點,鼓勵和引導農牧民調整種植習慣,這兩年大家都慢慢接受了,種植習慣也變了,開展試點的成效也逐步體現出來。

  “雖然沒補貼,今年我還是種了1.4萬畝青貯玉米,比去年多種了4000畝。”黃雪峰告訴記者,在前期承擔試點任務過程中,合作社還與周邊一些規?;B殖企業簽訂了青貯玉米種植合同,還通過牛糞還田,標準化種植,一畝地能產3噸多青貯可以賣1160多元,遠高于種普通玉米,合作社的青貯玉米質量好、干物質多,根本就不愁賣。但是,現在一畝地種子、人工、水等種植成本就要150-180元,還不算運費,遇上像2016年的大旱,就要賠錢了。希望國家能多給點任務,我們合作社的老百姓都能夠賺上錢,種上更多青貯作物。

  通遼市今年糧改飼項目區科左后旗、科左中旗、扎魯特旗、奈曼旗種植青貯玉米447萬畝,實際全市種植青貯玉米561萬畝,增加114萬畝。興安盟今年糧改飼項目種植青貯面積42.3萬畝,實際全盟青貯種植面積88.78萬畝。興安盟農牧業和科學技術局局長邱楓說,糧改飼試點項目是真正接地氣的好項目,試點產生的效益激發了種養戶由過去動員種到現在主動種,種養戶加大青貯玉米的種植面積,促進了結構調整,增加了農牧民收入。

  種植青貯玉米比種植籽粒玉米每畝多收入300元,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霍爾奇鎮西雞村的村民姜海波去年種植90畝,今年種了120畝;種畜場種養結合戶張保平去年種植75畝,今年增加到105畝。全旗種植青貯玉米面積由2017年的10萬畝增加到今年的11.2萬畝。

  站在綠油油的青貯玉米地邊,看著農牧民臉上滿足的笑容,記者深深地感受到,糧改飼是農牧民真正喜歡的最管用、最實惠的好政策。

分享到:

上一篇:山西潞玉種業:種植那些事兒,一家種企全解決
下一篇:2018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智慧農業論壇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