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6·17”地震一周年宜賓珙縣災后重建搬新居

2020-06-18 15:43   瀏覽量:22952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記者黃照)“拿出一間做書房,外面再建一個小花園,盡快裝修好,爭取年底住進去!”6月16日,在宜賓珙縣鞍子村災后重建安置點,村民馮青艮在分到的青瓦白墻的新房前向記者說起了自己的裝修計劃。

鞍子村安置點新房

  當天,在珙縣巡場鎮鞍子村,珙泉鎮魚竹村、壩底村、三江村等四個聚居安置點,災后重建的新房交付到70戶受災群眾手里,馮青艮即是其中之一。

魚竹村安置點新房

  “6·17”地震發生后,珙縣城鄉居民住房受損嚴重,很多群眾住房出現開裂、垮塌等情況,讓受災群眾安居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年來,通過災后重建補助和相應政策扶持,受災群眾的新家從圖紙逐步變成了現實。據珙縣災后重建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5778戶居民住房重建已開工5778戶、完工3750戶,7個災后恢復重建聚居點已完成建設。

鞍子村安置點新房

  “比以前確實是好多了。”在馮青艮向記者介紹房屋情況時,一旁的鞍子村村民程杰感慨道。好在哪里?原來的一層平房變成了二層小洋樓,不僅外觀漂亮了,面積也比之前大了不少,程杰一家4口住起來寬敞了許多。

  就在同一天,在珙縣魚竹村,錯落有致的川南特色民居前,村民趙正蓉在交房儀式上接過鑰匙后便喜氣洋洋地搬進了新家。讓她高興的不僅是喬遷新居,還因為新房里藏著的“致富經”。

  原來,魚竹村聚居點房屋在設計的時候,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青瓦出檐長、穿斗粉白墻、宅前敞院壩、四周立檐廊”為主,將川南特色的民宿文化融入其中,這為打造民宿,發展鄉村旅游留足了空間。魚竹村黨支部副書記黃誠算了一筆賬:現在村民新居里,平均一戶可以騰出1-2間閑置房做民宿,這個資源一旦得到釋放,平均每戶一年收入可上萬。

 

分享到:

上一篇:筠牛集團扎根筠連布局全國 開創牛肉全產業鏈模式
下一篇: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率隊調研郎酒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