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15:37 瀏覽量:23201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020年,四川省樂山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質量備春耕,克服洪災影響提速度搶秋收,一路披荊斬棘迎來豐收。2020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330.97萬畝,比上年增加4.25萬畝,增長1.30%;總產量123.53萬噸,比上年增加1.31萬噸,增長1.07%,糧食產量連續實現“六年增”。
糧食擴種夯基礎
新年伊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樂山市積極應對,及早部署安排穩定糧食生產工作,及時印發春耕生產工作指南,將糧食擴種任務分解到縣(市、區),落實到田塊,并納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壓實糧食擴種任務。
藏糧于地,千方百計保障糧食安全。樂山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趁疫情居家農耕人員增多時機,采取群眾自主復耕、代耕代種、流轉土地方式開展休耕摞荒地的復耕復種,增加種植面積;利用幼齡果園、田邊地角、異地搬遷拆舊復墾、房前屋后空隙地增種糧食;開展20.24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實現田塊“小改大”,增加糧食種植面積。
全面推動糧食擴面增產,樂山市將主要糧食作物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范圍,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目標價格補貼、耕地輪作休耕補貼、種糧大戶補貼,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強化科技奪高產
為保障全年糧油生產高產穩產,樂山市大面積推廣優質、高產、高抗品種,水稻以“稻香杯”獲獎優質稻品種示范為抓手,促進國標三級以上優質稻推廣應用96.3萬畝以上;丘區玉米主要推廣高產穩產、廣適、品質優良品種,山區玉米主要推廣抗病、抗逆性強品種。
糧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樂山市強抓技術推廣,大力推廣集中育秧、機械化育插秧、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雙減技術”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等重大實用增產增收、省工節本降耗技術;切實抓好稻瘟病、稻飛虱、馬鈴薯晚疫病、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控處置,大力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確保病蟲害不發生連片成災,實現蟲口奪糧,贏得糧食豐收主動權;在耕、種、防、收四個環節,開展機械耕作、集中插秧、病蟲害統防統治、機械收割,實現糧食生產集中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促進糧食單產水平的提高。
防災減災穩增產
2020年全市氣象條件總體有利,利于糧食生產。夏糧作物長勢總體好于上年同期;秋糧作物生長期光溫水匹配較好,苗齊苗壯,病蟲害較輕,為秋糧穩產增產打下良好基礎。
在“8·18”特大洪澇災害發生時,樂山市主要糧食作物處于蠟熟期、完熟期,有八九成的產量,處于陸續收獲期,洪災對糧食生產沖擊較小,總體影響不大。災情發生后,全市各地第一時間加強農機調度,利用降雨間隙搶收糧食作物,組織農民搶排積水,及時搶收,搶時晾曬。對在田作物搞好洗苗扶苗,加強病蟲害防治,及時追肥。對水、氣、熱嚴重失調的地塊,及早中耕,破除板結,散墑通氣,最大限度降低洪澇災害對糧食生產影響。同時及時調整種植結構,因地制宜,改種補種,努力挽救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