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7 09:20 瀏覽量:1285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不喝董酒不懂酒,喝了董酒回味久。”90年代的這句廣告語傳唱著董酒的輝煌。
從1957年建廠,到1963年參加全國第二屆評酒會,即跨入“中國老八大名酒”行列,曾經的董酒意氣風發,經歷了近四十年的飛速發展,隨后每況愈下。
2007年,在董事長蔡友平帶領下,董酒實施了組織梳理、產能恢復、人才儲備和基酒戰略等舉措,整裝再出發,更是在2017年六十周年慶典上宣布“2057年,董酒慶祝建廠百年時要實現千億級的目標”。
如今中國白酒進入名酒新時代,已沉寂二十年的董酒重振旗鼓,加緊籌謀復興。行業和消費者都在關注著,董酒如何涅槃重生?
緣何從輝煌到沉寂?
“老八大名酒”、“國密品質”這些光環在曾經的董酒身上,尤為耀眼奪目。
作為貴州省僅有的兩大國家名酒之一,產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董公寺鎮的董酒歷史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以前。經過董公寺一帶的先人們不斷收集民間有關釀酒、制曲配方進行研究、加以改進,并且代代傳承董酒的釀造工藝和配方,最終形成了制小曲的“百草單”和制大曲的“產香單”。
抗日戰爭時期,浙江大學西遷遵義。教授們踐行實地了解民情來到董公寺,在了解董酒工藝、品飲董酒后,贊不絕口。他們認為,此酒融匯130多種本草參與制曲,是百草之酒,是“藥食同源”“酒藥同源”真正釀酒起源的傳承者。從此,董酒蜚聲大江南北。
1957年,董酒廠由解放前的小作坊組建為企業,所釀之酒在全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四次蟬聯“中國名酒”稱號,并榮獲國家金質獎章。五十年代產品送上級鑒定,國務院總理辦公室專門批示:“董酒色、香、味均佳,建議加快恢復發展”。
在董酒身上,最獨具魅力的是“國密品質”。它曾三次被列為“國密”:1983年被列為“國家機密”;1994年被重申為“國家秘密”;2006年被重申為永久“國家秘密”。此殊榮,在中國白酒企業中絕無僅有。
“董”字由“艸”和“重”組成,寓意“百草”。而在《楚辭·涉江》“余將董道而不豫兮”中,“董”有正宗、威嚴之意。董酒秉承了平衡、和諧的傳統中醫養生理論,是傳統中藥制曲與傳統白酒釀造結合使用的活化石。2008年8月,國家主管部門正式確定“董香型”白酒地方標準,而董酒則是國內“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迷途濃香、數年停產、發生火災、市場萎縮……在長達二十年的困境中,董酒錯失白酒發展的黃金時期,陷入低迷狀態,逐漸被人們遺忘。
1993年,中國開始全面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一些珍稀的動物制品被禁止貿易。其中就包含董酒配方中的虎骨、穿山甲、犀角,董酒只能開始刪減配方。1994年,以五糧液為首的濃香型白酒開始異軍突起,董香型酒的市場遭受到巨大沖擊。董酒內部也出現群龍無首,內斗嚴重。
在兩年內亂后,深圳振業集團重組董酒廠,但戰略決策失誤,讓董酒廠全力釀造濃香型白酒,結果導致了董香型白酒市場的大幅度萎縮。2003年,董酒廠全面停產,大部分職工被安置回家。
2004年,董酒廠存有1000多噸基酒的倉庫著火,珍貴的基酒毀于一旦。2007年,振業集團出讓董酒,轉交給福建萬祥、七匹狼、北京申易通、上海華欣,四家聯合執政,組建董酒集團,又錯把并不主要喝白酒的福建當作主戰場……
從意氣風發到萎靡不振,董酒的名酒光環逐漸暗淡,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自身的定位模糊,沒找準經營市場,讓自己陷入“文不成武不就”的尷尬境地。
恍然驚醒,如何抉擇?
正確的營銷策略、穩定的消費群體、細分的目標市場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跌落“神壇”的董酒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在2007年開始堅定“董香”,塑造“國密”董酒品牌,市場占有率慢慢提升。
2007年,董酒集團著重推出了利用多年存儲的老基酒制造的“國密董酒”系列產品,希望重新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對“董香型”的認知。2012年,董香型白酒產能恢復到1992年最高水平。2015年舉辦99元搶購“國密董酒”活動,取得了天貓雙十一酒類行業單品中排名第一的成績。
據悉,董酒完成了對產品線的梳理,確定了由國密佰草香、國密、珍藏、密藏、婁山春五大系列以及紅旗飄飄個性化組成產品矩陣,實現從高端千元價位帶到百元以內大眾價格帶的覆蓋。腰部及腰部以上產品均為董香型,在產品布局上,董酒在全國市場堅定地主推董香型白酒。
“董酒將在2018年-2057年內按照三個階段逐步發展,從打造名優品牌、產業鏈整合優化、成立科技學院、資本化運作等方面助力董酒的發展”。2017年11月,蔡友平在主題為“續寫傳奇 再出發”董酒六十周年慶典活動上,第一次公布了董酒未來四十年的長遠發展目標規劃,“2057年,董酒慶祝建廠百年時要實現千億級的目標”。
從1995年到2007年再到2017年,十二年沉寂,十年堅守,董酒打造起進入市場化高速發展的基礎,加快回歸老八大名酒陣營的步伐。
十年來,董酒不僅屢獲 “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殊榮,還在生物科學研究領域成績斐然,從董酒中檢測到的萜烯類、酯肽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占比居行業之首,為董酒的健康價值提供了更堅實的科學理論依據。
“董酒現在已經到了最好的時候”,蔡友平表示,未來董酒將形成以白酒板塊和健康產業為主的兩大支柱產業,力爭實現兩大產業歷史突破。此外,董酒將不斷強化品牌傳播和與消費者的互動,擴大消費群體對董酒的認可和青睞,通過不斷擴大基礎消費群體來帶來董酒規模的大幅度提升;同時,將不斷強化與上下游伙伴的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生態合作模式,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分享紅利。
復興之路怎么走?
“中國市場上,下一個復興的老名酒只有董酒值得期待”。2009年,時任中國酒企業品牌管理咨詢中心主任的水云龍曾這樣說過。經過多年浮沉,董酒的復興態勢越發明朗。
2020年,是董酒復興的初始年。于發布會中領略三口品飲之法、博覽會上近距離端詳產品工藝、高鐵高速路段隨時與董酒遇見、跨行業盛典舉杯國密佰草香……2020年的董酒依舊“精耕細作,靜待花開”。
2020年8月28日,“國密董酒佰草香號”高鐵專列首發儀式在貴陽北站舉行。通過冠名高鐵列車,進一步拉動品牌影響力和覆蓋面,向全國消費者展示董酒全面復興歸來的強勢姿態。
貴州興義發布、河北邯鄲密藏發布會、廣西桂林國密發布會、“越來越董 走進山西”健康論壇、安徽合肥發布會……董酒的身影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可見。
2020年10月30日,在2020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上,貴州董酒股份公司總裁蔡少韌稱,在全國范圍白酒品牌的友好競合中,貴州的地域概念就是貴州白酒品牌最大的護城河。
蔡少韌表示,董酒正苦練內功重點抓好產量和質量,確保優質基酒儲備保證市場需求;其次,建立一套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隊伍培養機制和績效考核體系;最后,堅持和完善管理保障體系的系統化和標準化,為生產、技術、營銷等各方面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未來,董酒將圍繞“更健康的高端白酒”的品牌主訴求,多角度、多層次的打造董酒品牌傳播策略。
2021年1月7日,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與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舉行新增4萬噸技改擴建項目簽約儀式。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姜世甫表示,要積極做好要素準備,盡快完成項目備案,努力爭取省、市資金支持,同步推進董酒周邊環境治理,始終保持上下溝通聯系,推動“百億董酒”目標早日實現。
在發展浪潮中,董酒歷經了起伏,而平寂同時也是一種冷靜和沉淀。董酒能絕處逢生,不容忽視的是其作為名酒的深厚底蘊,以及對名酒復興的堅持,而更重要的還是對戰略的把控、對市場的洞見、對品質的堅守。
董酒提出要“三個變”:品質之變,讓董粉更“董”,更讓更多人懂得董酒。形象之變,給粉絲品質,更給所有人體面。文化之變,引領健康,更引領健康的生活方式。變在三個關鍵詞,即“健康”“品質”“精神”。將“健康的酒”,轉變為“引領健康生活方式的酒”,將“有品質的酒”,轉變為“倡導高端品質生活的酒”,將“有精神內涵的酒”轉變為“引導精神追求的酒”。這就“董酒之變”的本質。
誰都可以成為名酒,但并不是誰都能永遠是名酒,名酒之名需要維護和保障。董酒的名酒復興之路任重道遠,能否重回八大名酒陣營?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