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15:35 瀏覽量:20387 來源:中國食品報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要在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本報訊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鄉村打造成安居樂業幸福家園的重要保障。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磐石街道辦事處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表示,鄉村文化振興要在留住自身特色的同時,順應時代潮流,激發新的活力。
目前我國鄉村文化建設正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村民對于文明生活習慣、生態環境保護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傳統文化、風土人情也在慢慢淡化。
近年來農村的文化特色正在不斷減弱,其原因主要包括:推行移風易俗過程中的一刀切做法;城鎮化進程加快,也導致了鄉村文化的沒落;鄉村文化發展缺乏人員、資金、場地。為下一代留住鄉愁,讓鄉村文化激發出新的活力,是一個緊迫的任務。為此,王銀香提出以下建議:
一要培育鄉村自己的文化宣傳隊。鄉村文化內涵廣泛,不管是微觀上尊老孝親、鄰里和睦的一件件小事,還是整體上風俗傳承、歷史變遷的一個個故事,都是文化傳播的內容。文化宣傳不一定非要請專家,從身邊選拔模范人物,從百姓口里敘述鄉土故事,更具有影響力。對于這些村里走出來的文化宣傳員,要有備案、有管理、有考核、有經費,形成長效機制,讓鄉村文化振興找到著力點。
二要為鄉村文化傳播創造空間。在不斷充實宣傳隊伍的同時,還要建設好文化陣地。一方面可以借助村鎮已有的學校、敬老院、公共場館等定期開設宣講活動,也可以利用廣場等推行流動課堂,讓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文化傳播的氛圍。此外,要積極利用和盤活鄉村已有的文化設施,包括鄉村圖書館、百姓大舞臺等,不能作為應付檢查的擺設,要將其管理和使用納入制度中來。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更要注意保留鄉村文化特色,預留文化活動場所,為鄉村歷史留下存儲和展示的空間。
三要注重鄉村文化的傳承創新。鄉村文化振興,傳統技藝民俗,不僅要注意傳承保護,更要注重創新發展。建議在中小學開設鄉村文化課程,整理家鄉民俗傳統和歷史典故,作為興趣課堂,讓更多學子從小擁有家國情懷;利用研學教育課程讓更多學生體驗家鄉文化,感受鄉村變化,了解未來農村發展方向;利用新媒體平臺,展現鄉土風情,讓更多人參與文化振興浪潮。
四要對歪風邪氣保持高壓態勢。在宣傳優秀鄉村文化的同時,還要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襲,堅決遏制不正之風,強化正確的文化導向,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力量。
(杜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