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09:13 瀏覽量:24953 來源:食品網
在老酒圈內“混”的人,可能沒有人不知道焦健。
他的身份很多,中國著名酒類收藏鑒定專家、國家一級品酒師、中國酒業協會名酒收藏委員會常務理事、川釀白酒體驗館館主......
其中,“老酒收藏鑒定人”的身份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在業內圈里他在老酒收藏領域貢獻大,名氣也大。
采訪中焦健說,這段長達25年的尋酒之路,也堅定了自己收藏老酒作為一生的人生方向。
選擇:一生做的事就是收藏老酒
“我喜歡酒,愛酒”“老酒是一種享受與分享”“酒特別有意思”…… 在采訪中,這是焦健說的最多的詞語。
作為跨界來做酒的焦健,最初的老酒記憶,是他家里留下來的90年代初的“川酒六朵金花”,也可謂是他從事酒類收藏的“啟蒙品”。
焦健從小就喜歡收藏,小時候收藏郵票、火花、門票等物品。他說,與老酒結緣始于25年前,在紅旗商場看到一套小版的“川酒六朵金花”時,他被精致的小酒震撼了。即便再喜歡,但358元的價格在學生時代的焦健眼中確是昂貴的,這一數目相當于當時工薪階層大半年的收入。那時一有時間,他就到紅旗商場湊到柜臺前看上一看,這套酒賣完了沒有,暗下定決心要將它抱回家去,讓這套“六朵金花”名花有主。
“也許與酒有緣分,直到我工作后,這套小酒成為我收藏的第一套酒,從那以后,對于酒版的迷戀越發強烈。”焦健感慨,在當時來說酒還是有點貴,后來他對這款酒很關注,把這段歷史梳理出來發現,從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酒廠一直都在生產這款小酒,如今收藏的這套老酒價格不菲。
也正是因為酒,焦健放棄了原有工作,進入了酒行業。“我這輩子對得起任何人,包括行業和朋友,唯一愧對的是家人。”焦健顯得愧疚,當年在單位上班時的收入他一點都沒交給家里,全部收藏了老酒。
“當時辭職還是需要勇氣的,我想明白的是,人的一輩子很短暫,得去做一件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從此我的收入全部投入到酒的收藏中,也非常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焦健坦言,在記憶中,做老酒收藏的前10年都是孤獨的,全憑對老酒的情懷支撐。
為了尋酒,焦健跑遍了四川邛崍、瀘州、宜賓、綿竹甚至外省的一些酒廠。每次出游都會在當地民間小巷去打街,經過的小街店鋪都會進去搜尋一番,為找到一瓶酒會快樂不已。
焦健說,“我對炒股、炒房一點沒有興趣。”他就是喜歡酒,想做更多的事,比如酒的文化,酒的價值體現等,關于收藏酒的史料、資料、文物等。川釀體驗館樓上存放的這些酒,只是他收藏老酒的部分,只是冰上一角。
交流中,看得出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雖然進入行業時間不長,但他堅持努力向前,并交了很多朋友。人的精力有限,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把工作、事業、愛好都做好,是不可能的,有舍才有得。
焦健感慨,將來這些酒交給社會和他的團隊,把收藏酒文化傳承下去。“我這些酒都不出售,只是宣傳和展示。這些酒都是我的心血,最終希望留給社會和我們的團隊。”
“我有個網名叫酒癡一個,癡就是病了,知道的越多越有病,比如我對酒的癡愛。”焦健調侃自己是“癡酒一個”,“我做事情有個原則,做接地氣的事情,讓酒真正走進消費者。中國的酒文化喊了這么多年,真正的推廣應該像茶文化一樣給消費者享受,而反觀有些名酒,搞一些虛的高大上自娛自樂的活動,而消費者是看不到的。”
焦健說,選擇酒行業是對的,他不后悔進入這個行業。他堅信,做一件事認真了,堅持了,都能成功。無論是旅游還是工作之余,他喜歡走街串巷,看到有老酒或者朋友們誰有,就會想法納入囊中。
【尋記故事一】
焦健與老酒結緣,有三次邂逅“紅樓夢”的故事。
回想當年用了8年時間購買一套宜賓紅樓夢酒廠的12金釵酒時,焦健感慨三次擦肩,“最終抱得美人歸”。
焦健至今記得,1999年宜賓紅樓夢酒廠生產的一套泥人張設計的12金釵50ml裝小酒套盒,該酒在藝術造詣上的稀缺,當時售價高至每套488元的價格讓他猶豫,錯過了第一次收買的機會。2003年當他第二次與之相遇時,這套12金釵酒的價格已升至每套800元,比原先超出近一倍的價格讓手頭不太寬裕的他再次猶豫,這樣第二次擦肩而過。
“而當2008年再度尋到這套12金釵酒時,我最終花了2200元將酒帶回家。”焦健說,盡管這樣一套產量稀少、內涵豐富的12金釵酒價格已突破5萬元一套,但他也只收買不售賣。
還有一件收藏故事,讓焦健記憶深刻。2000年初,在四川省糖酒公司的一次促銷活動中,一款“文房四寶·青花郎”的價格是200元人民幣。當時因為剛工作囊中羞澀,就買了一盒,現在圈內的價格是8000元,20多年增長了40倍。
焦健深感,每一瓶酒都有它的歷史背景,有它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融入了企業的精神。在每一款酒版中既能體會到酒的精髓,更能從酒版中看到企業的發展歷程。時光不可倒流,往日不可覆寫,但典藏一瓶老酒就如同記錄下一段珍貴歲月。
說老酒:品質基礎、品牌內涵和歷史傳承的是好酒
對于當下,大家都關心什么是老酒?老酒的價值如何體現?
焦健認為,老酒之所以寶貴就在于其稀缺,能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都能稱之為老酒。首先,從老酒收藏家的角度來看,1992—1993年為時間節點,計劃經濟轉到實體經濟前所生產的酒,為老酒圈的重點藏酒,之后出現的酒叫次新老酒。其次,從飲用標準的角度來看,并不是酒越放越好喝,儲存時間5—10年的酒是老酒。濃清醬酒各有利弊,不建議放更長時間。第三,從企業對老酒的角度來看,酒廠庫存調味酒,放置時間在20—30年。
焦健直言,酒喝一瓶少一瓶才有價值,分享快樂才有價值。“買好酒,存新酒,喝老酒。”這是焦健詮釋的老酒意義,如果說酒是流動的歷史,那老酒則是時間的藝術品。他認為,老酒要講究品牌、品質和數量,品牌越大,品質越好,存量越少,那么越值得購買,今天的新酒就是明天的老酒。
他非常贊同著名學者紀連海的看法,“收藏老酒就是收藏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歷史。”他也認為,老酒是一種情懷,是有人和歷史的故事,是人和文化談資的一個橋梁。
在焦健看來,中國老酒已進入“收藏+品飲”并行的階段,兼具品質文化之美與時光藝術之美的老酒,正為消費者美好生活帶來更多至味芬芳。
“每個時期的老酒都各有特點,留存著與歷史有關的文化,不但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發展,也承載著不同時代人們的美好記憶。”焦健說,中國不缺酒,但缺好酒,缺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好酒。好酒是老酒的前提,唯有兼具品質基礎、品牌內涵和歷史傳承的好酒,方能通過時間的釀造成為高品質老酒。
“這么多年經銷商賣酒、消費者喝酒,但到底喝的好酒還是差酒,一直沒弄明白。這一課要補上。”焦健說,作為專業人員就要把這些知識,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帶給消費者,讓大家明白什么是固態法,什么是液態法,什么是好白酒。
“老酒收藏,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形成了自己的收藏理念是分享、交換、共榮,即便是私藏,也不是孤芳自賞,而是與志同道合的知己們享受老酒收藏的快樂。”焦健表示,白酒收藏是一場發現價值、傳承文化的旅行,一場他將用一生來完成的旅行。
【尋記故事二】
自川釀白酒體驗館建成后,成為老酒收藏家的焦健更是忙碌起來。
2017年10月1日,川釀白酒體驗館建成,焦健希望通過這個綜合性的白酒文化、專業技術知識、展示交流的場所,能把中國白酒的真實情況告訴消費者。最重要的是,體驗館的平臺功能不是銷售,而是通過體驗真正做到為普通大眾認知,推動川酒品牌文化的傳播和推廣。
進入酒行業,焦健初期也想做點酒生意,但是一年后他發現自己不適合做生意,所以改作平臺,做培訓、做服務了,到目前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擁有滿屋子的酒和各界朋友。
讓焦健自豪的是,平臺方便于全國各地的行業協會、企業、會員、學員、經銷商入川交流學習,以及為四川的白酒企業培訓人才,現在已經輻射到全國。現在已培訓學員近3萬人,是全國業界最專業的培訓機構,得到廣泛認可,行業專家授予“酒業黃埔”的稱號。
在焦健的心目中,他計劃將來有條件了,還要做更多的事。
建立白酒體驗館,除了館內收藏了3萬余瓶建國后各地的稀有老酒,還要對老酒收藏的傳播,讓更多對老酒不了解的人能品味酒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是為很多想要接觸老酒了解老酒和收藏的朋友們,打開一扇通向老酒的門。
對話焦健
葉歌觀酒:在老酒收藏家眼中的老酒,時間賦予了老酒不可估量的價值。你心目中老酒價值是什么?
焦健:與老酒結緣二十多年,我認為收藏價值在于分享與享受。在我一生的收藏的每一小瓶老酒中,每一瓶酒都有很多的故事。
關于老酒收藏,我感觸最深的是老酒具有的品牌、品質、存量屬性,品牌越大,品質越好,存量越少,價值就會越高。比如,70年代的時候,當時郎酒的“黃標郎酒”售價3元,現在老酒收藏圈內的交易價格是30萬,意味著增值了10萬倍。
老酒的價值,還沒有真實的體現出來。老酒和字畫古董不一樣,字畫古董再好不能吃。但是老酒喝一瓶,少一瓶,越喝越少,價值越來越高。它作為一種特殊的藏品,經歲月的陳化,酒質變得好,口感也非常好。
前段時間有個段子。四十多年前,有 1200 元錢,買了黃金,現在值百萬。買可口可樂股票,現在上千萬。如果是買了茅臺酒,現在幾千萬。如果是存銀行了,利息現在是幾千塊,能買個電動自行車。所以說,錢不是存的,是用來買酒的。
葉歌觀酒:作為中國著名酒類收藏鑒定專家,您在老酒行業二十多年,老酒如何提升溢價空間?
焦健:這幾年老酒的收藏價值越來越被看好,而其中的“八大名酒”尤其受市場的青睞,升值空間和升值速度都遠遠超過普通白酒。從保真而言,名酒依然是收藏的主流方向,從這個角度而言,誰抓得好,誰的增值空間就大。
當然,玩轉老酒需構建價值鏈增強變現能力,變現能力強弱也是制約老酒溢價能力的關鍵。最核心的是找到真正的老酒玩家,容易變現的老酒將更加吸引玩家進入,進而帶動產品溢價。
我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白酒的保值、增值性,這對名酒的價值復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老酒收藏、交易、套現、拍賣的渠道漸寬,同時隨著越來越多藏酒投資產品涌現,帶動更多愛好收藏者進入該領域。
同樣,名酒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看重,現在行業的競爭比拼的不是誰的廣告多,而是酒質好、性價比高,這也是名酒走向正軌的標志。正如行業人士認為,名酒在任何時期都是行業的主角,流通市場如此,收藏市場亦然。
葉歌觀酒:追逐一瓶藏酒背后的價值,您有非常好的心態,尤其是對藏酒愛好的堅持與執著,似乎比收藏價值更為可貴。
焦健:從2003年開始,我“酒癡一個”開始接觸網絡,進入藏酒論壇“探寶”,結識了非常多的酒友,大家共同交流的話題,也更多的關于白酒,通過多年的堅持和努力慢慢發展到今天。
自從喜歡上酒,喜歡上收藏白酒,我就不斷的買酒,收藏酒。收藏真的是個無底洞,百萬千萬很快就能花進去。我們搞收藏的與做老酒貿易的人不同,他們會賣掉老酒,換大房子換好車。而我們是一種病態吧,把每一瓶都當成寶,舍不得賣,總想再買。
但我欣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能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同事經常在分析我的經濟狀況,說最近老來酒的快遞,表明焦總手頭寬裕。如果很長時間沒有收到快遞,說明焦總最近有點窮啊,呵呵。
關于年份酒:
行業和消費者普遍比較關注的,很多酒企在一味地炒作“叫賣”年份酒概念,真不真企業自己才知道,有很多是在忽悠消費者,對此,焦健認為,年份酒行業還需要規范,還有很多事需要行業去做。真實透明,行業才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