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10:11 瀏覽量:22584 來源:經濟日報
農業興則國家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要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統籌部署、協同推進,抓住重點、補齊短板。
從目標看,“五個振興”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一脈相承,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從具體實踐看,實現“五個振興”,需要提高政策體系的綜合效能,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提高財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我國幅員遼闊,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發展鄉村產業,必須緊抓“特”字,做好文章。要用現代經營理念、標準、方式把“土”味優勢彰顯出來,打造鄉土特色品牌,加快把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同時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鄉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祖國大地涌現出一批擁有更先進理念、更豐富知識和更強創新能力的“新農人”。充分激發鄉村人才活力,讓他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需要創造機會、暢通渠道,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幫助他們解決職業發展、社會保障等后顧之憂。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近年來,隨著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村BA”、村超、村晚等文體活動也越辦越火,證明農業農村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促進文化振興,一方面要抓好優質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加強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另一方面要重點整治農村不良風俗,扎實推進移風易俗,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強化村規民約的激勵約束功能,培育農村文明新風尚。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和支撐,是提升鄉村社會生存與發展質量的有力抓手。近年來,農業綠色發展步伐加快,農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把綠色作為鄉村振興的“底色”,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摒棄竭澤而漁、焚藪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農村建設、鄉村生活生態良性循環,以良好生態環境來保護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增進民生福祉。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在農村工作的重要基石,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執政之基。堅定不移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有助于切實把矛盾解決于萌芽、化解在基層,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安寧。
正確認識“五個振興”之間的關系,堅持人民立場,穩扎穩打、久久為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將不斷取得新成效,農民群眾也將得到更多實惠。(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