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農牧 > 正文

傳統老牌學科農學為何成多所高校發力重點?

2018-11-15 09:39   瀏覽量:2137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不久前,中山大學宣布正式成立農學院。不僅是中山大學,近一年來,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高校在內,全國共有6家高校相繼設立農學院。

  長期以來,農業被很多人認為是冷門產業,農學讓許多人“敬而遠之”,一些農業院校也走上了綜合性辦學道路。那么,為何農學院突然又成了綜合性大學所看好的“香餑餑”?

  鄉村振興需要人才

  相繼成立農學院的高校有哪些?北京大學,2017年12月13日正式成立現代農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2018年1月22日成立現代農業科學學院;河海大學,2018年2月27日宣布成立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南京大學,2018年5月11日宣布將與南京市農業委員會合作成立南京創意農業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所與鄭州大學,2018年7月7日宣稱合作共建農學院;中山大學,2018年8月31日宣布正式成立農學院。

  有專家認為,短時間內,多家高校皆瞄準農學這個傳統老牌學科發力,是順應國家大力倡導鄉村振興、培養現代農業人才的需要。

  近年來,中央對“三農”的關注提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提出了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可見,人才是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鄉村的持續發展需要培養一批適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能助力新農村建設的農業專業人才。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處在靠天吃飯階段,科學技術的作用遠未發揮出來,許多涉農科技成果沒有合適的手段和渠道,向農村地區轉化。”對外經貿大學李長安教授表示,高校成立農學院或農業研究院能夠發揮較大作用,農學院或農業研究院的人才隊伍不僅可以提供相關咨詢建議指導農業生產,還可以將研究成果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從而促進農業發展。

  “農學”內涵悄然變化

  在這批綜合性大學興辦農學院之前,我國已有不少傳統農業院校,如,中國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但一直以來,傳統農業院校相對處于劣勢地位,部分農業類院校紛紛改名“棄農”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

  有專家表示,這是多重原因所致。一方面,與其他高等院校相比,農業高等院校基礎更薄弱,主要服務于農業弱勢產業,回報率低,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也與社會公眾對農學學科的刻板印象有關。

  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現任長沙縣金井鎮同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黃龍對此深有感觸:“社會對農學學科的偏見一直存在,認為農科專業就是培養有技術的農民,生產經營價格低廉的農產品,地位不高、收入欠佳。這導致城里孩子不愿意學農,就連農村考生也‘畏農如虎’。”

  事實上,農業早已今非昔比,如今的農業正在逐步走向科學化、商品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道路。

  黃龍表示,現代農業的概念,已遠遠超出人們傳統所認為的種菜種糧、養豬養雞范疇,內涵已延伸至營養、動植物檢疫、食品加工,甚至農藥、化肥、農產品的國際貿易以及農村社會的發展、規劃、開發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在學科設置方面,為了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很多農業類專業不斷“更新換代”,內涵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傳統的種植類、飼養類專業已被動物醫學、園藝、農業工程等專業所取代,不少農學院開設了農業生物技術科學、農業經濟與管理等更加“新潮”的學科。

  從社會需求方面來看,隨著現代農業的加速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鄉村振興進程進一步加快,各地開始對農學專業畢業生求賢若渴。國家對涉農行業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農業成為大學畢業生一個極其重要的創業領域。

  近年來,農學專業的就業率明顯上升。安徽省發布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局和需求白皮書》顯示,2017年,安徽省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0.32%,其中農學畢業生就業率最高達93.18%。山東省發布的2016年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也顯示,當年本科專業中,就業率最高的學科為農學,就業率為95.80%。

  更加強調自身特色

  經過梳理可以發現,與傳統農業院校不同,這次綜合性大學辦農學院,更加強調基于自己原本的辦學傳統和學科特點,尋找與已有農學教育不同的特色。

  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在現代農學院成立時表示,“現代農學院為北大獨立建制的教學科研實體單位,下設4個學科方向:作物遺傳與發育生物學、農業生物技術科學、農業經濟與管理學、食品安全與營養學。現代農學院將利用北大厚重的學科資源和交叉特點,集聚更多優秀人才、提升影響力。同時,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加強國際合作以及與政府、企業的合作,致力于解決中國及世界農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在現代農學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在闡釋農學院的成立意義時,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表示,為順應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肩負起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人才培養的使命與責任,農學院將做好科教融合,堅持錯位發展,注重研究特色,圍繞國家糧棉安全的戰略需求和河南農業大省的科技需求,形成獨具特色的研究體系。

  南京創意農業研究院則明確,將按照“全國創意農業示范中心”和“校地合作文創示范平臺”的定位,為南京創意休閑農業發展出謀劃策,建設一批全國一流的創意主題農園、組建一支全國一流的創意休閑農業專家隊伍、建立一套全國一流的跨界合作農創模式、研發轉化一批全國一流的農業創意研究成果,助推南京休閑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在黃龍看來,綜合性大學辦農學院,旨在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一流的農業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為國家農業現代化進程提供前沿理論、核心技術以及智力和人才支持。這就需要一定的時間累積足夠多的師資力量,不能急于求成。目前,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農學院只招收研究生,北大現代農學院從籌建期的201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有10名學生,11名教授。

  “總的來看,一些高校設立農學方面的學院或專業,滿足了國家重大戰略的迫切需求,對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都有積極影響。”李長安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但同時,各高校也不要一哄而上爭設農學院,應根據實際需求設立市場急需的專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更好的農業專業人才。(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分享到:

上一篇:李克強:進一步推進農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下一篇:韓長賦會見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部長麥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