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wǎng),食品行業(yè)門戶網(wǎng)站,宣傳食品安全發(fā)展,服務品牌創(chuàng)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yè)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jīng)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wǎng) > 名酒莊 > 正文

花6萬元吃綠瘦 市民稱一點沒瘦

2018-12-12 16:22   瀏覽量:10514     來源:金羊網(wǎng)

  近日,市民鄭先生向金羊網(wǎng)爆料稱,自己添加某瘦身顧問微信,先是花了1280元購買綠瘦產(chǎn)品減肥,由于一直沒有效果,又聽信了顧問先調(diào)理身體,再分解脂肪,最后代謝的說辭,前前后后花了6萬余元,體重仍然沒有變輕,才驚覺自己可能被騙。律師提醒,騙術防不勝防,消費者要睜大眼睛。
 
  市民聽信宣傳斥資6萬減肥
 
  10月中下旬,鄭先生在某網(wǎng)站上看到減肥廣告,想起自己的愛人因為肥胖導致血壓偏高,鄭先生決定試一試。“我添加了廣告上的微信號,對方叫做‘瘦身顧問’,一開始問了很多我愛人的基本情況,還向我承諾60天左右就可以瘦下來,我心想著也不貴,就買了。”
 
  鄭先生告訴記者,自己通過對方提供的二維碼支付了1280元,隨后收到了綠瘦荷葉茶、綠瘦裸藻固體飲料、綠瘦碧迪牌秀爾茶等8款產(chǎn)品。“對方一直沒和我說是綠瘦的產(chǎn)品,收到貨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個牌子被很多人投訴過,所以就直接吃了。”
 
  就這樣吃了快一個月,鄭先生愛人一點都沒瘦,滿腹疑慮的鄭先生便去詢問瘦身顧問,沒想到顧問告訴他,他愛人屬于頑固性體質(zhì),脂肪是多年沉積下來的,不能吃現(xiàn)在的產(chǎn)品了,要換一個高級顧問才能解決。
 
  沒過多久,一名胡姓顧問致電鄭先生,自稱是綠瘦公司的員工,并告訴鄭先生已經(jīng)為其愛人量身定制了可以減輕體重的套餐,價值4500元。“對方和我說新套餐的目的是先調(diào)理好身體,改善體質(zhì),為下一步做準備,因此對體重不會有太大影響,讓我們不要過分關注體重,并讓我通過綠瘦微信公眾號下單,支付了4500元。”
 
  11月6日,鄭先生收到綠瘦果之醇復合葡萄果汁飲品、綠瘦悠纖沛果蔬粉固體飲料等多種產(chǎn)品。大概過了一周,胡姓顧問再次致電鄭先生,并告訴他可以進入分解脂肪階段,價套餐價為28500元。“買了之后,按照他們的方法,我愛人只吃他們的產(chǎn)品,沒有吃主食,排便增多,體重的確減輕了。”
 
  鄭先生以為吃完產(chǎn)品,療程就能結束,沒想到11月中旬,顧問又給他打電話,“對方說我愛人可以進入代謝階段了,3.5萬元,還說如果不代謝,會出現(xiàn)各種癥狀,毒素會影響她的身體。”鄭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擔心不代謝會對愛人的身體有影響,他又四處籌了三萬多元。“我和他說我真的沒有錢了,這是最后一次,之后也不會再掏錢了,對方也說沒問題的。”
 
  然而,滿懷期待吃著3.5萬元的產(chǎn)品,鄭先生愛人的體重不減反增,顧問稱出現(xiàn)了異常,要加4萬元換新方案,代謝血液脂肪和內(nèi)臟脂肪。“這個時候我才反應過來,明明一開始只想花2000多元減肥,現(xiàn)在花了6萬多元,卻一點變化都沒有。”鄭先生懊悔地說,“而且我上網(wǎng)查了才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和我遭遇一樣的受害者,真是太后悔了。”

  顧問話術存夸大功效嫌疑
 
  記者在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從2010年起至今,綠瘦減肥產(chǎn)品屢屢被市民集體投訴,稱其誘導消費、虛假宣傳;也先后因 “夸大保健食品功效”“虛假宣傳”“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等成分”遭到各級食藥監(jiān)部門的警告。
 
  那現(xiàn)在的綠瘦是否還存在虛假宣傳、夸大功效情況呢?記者登錄綠瘦官網(wǎng)、天貓綠瘦旗艦店等發(fā)現(xiàn),綠瘦減肥產(chǎn)品中有兩到三種具有保健食品標志,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可看到這幾種食品獲批的保健功能為“減肥”,因此其宣傳語有明顯的“減肥瘦身燃脂”字樣,而其余產(chǎn)品并未宣傳功效,如荷葉茶宣傳語為清新不油膩,代餐粉為控食飽腹等。
 
  網(wǎng)上宣傳看似合規(guī),但與瘦身顧問的對話畫風就不同了。“……針對你這個情況以及客戶反饋用60天時間幫你減到健康理想一種……全程服務跟進一步到位幫你瘦下來……”瘦身顧問如是告訴鄭先生,但鄭先生收到的產(chǎn)品中只有一種有保健食品標志,其余只是普通食品。8日,記者以普通市民身份添加了瘦身顧問微信,瘦身顧問明確告訴記者能在30天內(nèi)減到健康理想體重,并開出與鄭先生一樣的“藥方”。
 
  專家提醒:減肥關鍵是控制飲食
 
  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學、博士生導師蔣卓勤教授向記者介紹,有保健食品標志的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功效是經(jīng)過驗證的,毋需懷疑,“保健品要保護,但不能吹噓功效。”同時蔣卓勤教授提醒,減肥不能只靠一兩個產(chǎn)品。“減肥關鍵是控制飲食,多運動,市民不能買了減肥套餐就覺得自己可以接著敞開肚皮吃,不運動,這是不對的。”
 
  北京德和衡(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紹華律師認為,首先要搞清楚鄭先生的愛人吃的這些食品是否合格,有沒有減肥功效,如果產(chǎn)品本身不合格,或把沒有減肥功效的食品當成減肥藥品賣,那就涉嫌欺詐,應當根據(jù)食品安全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懲罰性賠償。另外,減肥顧問的手法也很符合慣用的伎倆,先以小額花費為誘餌,慢慢誘導消費者不斷投資,本來你想買輛自行車,結果卻買了一首游艇。騙術防不勝防,消費者要睜大眼睛。

分享到:

上一篇:新都區(qū)人大專題調(diào)研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下一篇:香港食安中心:新鮮豬肉樣本含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