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 08:48 瀏覽量:25139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葉青)1月19日,由四川省微生物學會主辦,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大學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承辦,四川佳仕杰科技有限公司特別贊助協辦的“2018年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在成都紅瓦賓館召開。從事微生物學研究、教學和開發的全省各高校、研究所和企業專家、在校大學生近140人參加了年會,中共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社會組織聯合委員會副書記陳軍代表省科協對學術年會召開致辭、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孫群對大會致辭。
陳軍在致辭中說,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在本屆理事會領導下在黨組織機構建設、扶貧攻關、科技交流與合作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并獲得2017年四川省先進社團組織。同時建議學會要提高自身造血能力,設立微生物學方面的特別獎勵基金。
在本屆學術年會上,主辦方邀請到省內資深專家作了6個大會報告,報告內容具有學科代表性和覆蓋面,并體現了國際前沿研究水平。在專家學術報告環節中,報告人和題目有:
四川大學程偉作“結構生物學遇到微生物學”報告;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何明雄作“秸稈高效降解與轉化的微生物學基礎”報告;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容新宗作“血液制品和重組蛋白質藥物的病毒安全性保證”報告;四川農業大學徐開未作“四川根瘤菌多樣性及應用效果研究”報告;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承磊作“原油生物氣化的微生物學機理研究進展”報告;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陶勇作“窖泥微生物組學研究、創新與應用”報告。
在青年科學家論壇環節,交流發言人和題目有:四川大學羅濤作“分枝桿菌微進化及其宿主適應機制”;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林家富作“微生物藥物原料的制備工藝研發”;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姚敏杰作“土壤細菌群落對內蒙古退化典型草原在圍欄恢復過程中的響應”;四川農業大學向泉桔作“不同金屬離子對香菇菌絲體多糖含量影響及機理研究”;四川省農科院李小林作“松露菌根苗培育及根系微生態”;成都海關林華作“新型檢測技術在四川口岸外來動物疫病防控中的應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易卓林作“中高溫酒曲微生物多樣性和功能酶資源分析與挖掘”;成都大學何鋼作“通江銀耳多糖的結構、功能及規模化制備”;四川農業大學任玉鵬作“基于POCKIT系統的檢測DHAV-C的恒溫隔絕式pcr檢測方法研究”;四川省農科院何曉蘭作“四川野生食藥用菌物種多樣性”;四川大學陳婭婷作“Temperature governing the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 pattern during syntrophic propionate degradation”;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謝天作“漆酶的氧化還原機制研究”。
最后,大會組委會專家從青年科學家報告人中評選出“青年科學家論壇優秀報告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獲獎者分別是:
一等獎:四川大學羅濤、四川大學陳婭婷;二等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易卓林、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謝天;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林家富、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姚敏杰;三等獎:四川農業大學向泉桔、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李小林、成都海關林華、成都大學何鋼、四川農業大學任玉鵬、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何曉蘭。
四川省微生物學會還評選出2018年度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先進個人:李雨慶、李小林、辜運富。
四川省微生物學會還同期召開了理事會會議,孫群理事長匯報了2018年工作總結,方揚副秘書長做了學會財務報告,各專委會主任匯報了2018年的主要活動與2019年工作計劃。理事會還增補選舉了程偉、湯岳琴等六位會員為學會理事。
2018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合影
據悉,2019和2020學會將分別與湖北省聯合舉辦學術年會,并主辦全國的微生物學學術年會,將有更多精彩學術活動呈現!四川省微生物學會通過組織開展各項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來川作專題講座,大專院校或同行單位開展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同時,在學術活動開展過程中涌現了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出四川省微生物學事業高層次的學術水平和欣欣向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