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10:04 瀏覽量:18844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漢堡王與可口可樂“聯姻”事件再起波瀾。對于此事,百事可樂相關負責人做出回應稱,中國大陸漢堡王與百事系列飲料的合約依然具有約束力,百事可樂會依據合約和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更換飲料合作方對于一家餐飲企業來說很平常,但是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對漢堡王的爭奪上,卻能折射出碳酸飲料市場在C端(消費者市場)銷量下滑后,對B端(企業商家市場)的暗戰。
漢堡王中國日前發布微博稱:自2019年1月1日起,漢堡王品牌售賣的相關飲料類產品將開始由可口可樂品牌進行供應,相關百事可樂品牌飲料類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等)最晚自2019年2月1日起將不再售賣。
同時,漢堡王提示稱,在過渡期內(即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間),漢堡王門店將逐步對門店菜單、電子菜單及相關宣傳材料進行更新。因此,在過渡期內,漢堡王門店所實際供應的飲料產品可能與菜單或相關宣傳材料顯示的內容不一致。
漢堡王并未明確為何突然更換飲料供應商。百事可樂方面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百事可樂向中國大陸漢堡王供應百事品牌系列飲料的合約是現行有效、繼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各方應當全面遵守。百事可樂正與相關當事方溝通,促進合約的持續履行,并會依據合約及法律維護正當合法權益。
對于百事可樂的這一表態,漢堡王和可口可樂方面都暫未做出回應。
業內人士認為,以目前漢堡王的門店數量,可口可樂重新成為其飲料供應商,并不能給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業績造成明顯影響。因為,漢堡王在中國發展的速度并不快,在2005年進入中國后,漢堡王至今十余年只發展了1000家左右的門店。
對于這兩家飲料巨頭來說,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能影響到終局,而漢堡王此次更換飲料供貨商事件卻能顯示出雙方的業績壓力。
2017年,可口可樂凈收入為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48億美元,同比下滑高達81%。同時,百事可樂的業績也不樂觀。數據顯示,2017年,百事可樂凈利潤為48.57億美元,同比下滑23.26%。
在這一情況下,西式快餐是碳酸飲料一塊不能失去的陣地。因為中式餐飲越來越看重茶飲料以及植物飲料等元素,王老吉、加多寶等涼茶產品在餐飲渠道的成功就是一個案例。而在薯條和漢堡的配合下,取代碳酸飲料的產品則很少被消費者所接受。
不過,兩大企業在意識到中國消費者對碳酸飲料需求量下降的趨勢后,可口可樂曾啟動在華40億美元的增資計劃。2015—2017年,加碼對新興市場的投入力度。
目前,在低糖低熱量方面,可口可樂先后推出健怡可樂、零度可樂、可口生活等產品,試圖不斷用新的健康概念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煽诳蓸愤€將零度可樂“Coke Zero”更名為“Coca-Cola Zero Sugar”,更加強調產品的無糖特征,并更新了零度可樂的配方。此外,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推出喬雅咖啡、淳茶舍、怡泉蘇打水、雪碧纖維、純悅神纖水,又戰略投資網紅酸奶樂純等。
同時,百事可樂除采取與可口可樂相似的“低糖”“無糖”的產品外,還采取廣撒網戰略,通過布局樂事薯片、桂格燕麥等品牌,多渠道提升在華市場份額。
但是,對于市場來說,不論如何投入打造,想要再創造一個能與可樂這一產品比肩的單品,還要走很遠的路。(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山東多舉措促進生豬產品產銷對接
下一篇:全球食物體系的轉變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