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 10:11 瀏覽量:20740 來源:大河報
“去年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及省消協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201.45萬元。”“‘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集中整治,全省共查處違法案件155件。”“整治保健市場亂象,全省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9個”……3月14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三個半月,“成績單”亮眼。
去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201.45萬元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及省消協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201.45萬元,同比增長13%。
據介紹,去年,省市場監管局5條消費維權熱線(包括工商12315、食藥監12331、質監12365、價格監管12358、知識產權12330)共受理消費者訴求69.22萬件,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539.85萬元;省消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2544件,解決11261件,投訴解決率近9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661.6萬元。
數據顯示,我省消費者投訴量較多的領域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品、服裝鞋帽、交通工具、家用電子電器、網絡消費、文化娛樂服務、美容美發洗浴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停車收費、電梯安全10個方面。
我省“三小”食品抽查合格率為95%
3·15說來就來,如何進一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省市場監管局于2月20日至3月12日在全省范圍內舉行“雙隨機、一公開”市場集中整治行動,并于3月14日公布檢查結果,通過隨機抽查,我省“三小”食品抽查合格率達95%。
“這次檢查是省市場監管局成立以來首次開展的覆蓋生產、流通及消費環節的綜合性檢查。”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檢查對象主要集中于易發生食品安全隱患的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小餐飲店(“三小”門店)以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書包、玩具等生產經營市場主體,檢查內容涉及商事登記、生產、銷售、服務、產品質量等多個事項,共隨機抽取21563戶市場主體作為檢查對象。
截至3月12日,省市場監管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近6.2萬人次,檢查發現存在突出問題或風險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共1087家、存在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1家;監督抽檢食品301批,發現不合格食品15批,抽查合格率為95%。圍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省市場監管局共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2536份。
“本次檢查結果將記于企業名下,并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上公示。對符合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市場主體,我們將依照法定程序做到應列盡列,并會同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以推動企業加強誠信和自律,營造更加安全的消費環境。”該負責人說。
整治保健市場亂象,倆月立案928件,案值37.12億元
保健市場亂象嚴重危害民生,社會輿論對此反映強烈,人民群眾迫切要求予以整治。我省從今年1月11日起部署開展了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
據悉,截至3月10日,全省共出動人員110884人次,檢查人員密集場所、重點場所、保健類店鋪、重點區域77878個。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9個,做到保健類產品全覆蓋、經營區域無盲區。對全省涉“權健”“華林”注冊400多家的市場主體逐一排查核查。
省市場監管局5條消費維權熱線
工商12315、食藥監12331、質監12365、價格監管12358、知識產權12330(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農業農村部:2018年共查處假劣農資案件3878件
下一篇:中國鄉村消費調查|農村食品消費升級 農民辯假意識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