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保持穩中向好

2021-04-23 10:02   瀏覽量:2684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4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為主題召開了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0年度食品安全監管有關工作情況,介紹2021年度重點工作。據了解,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去年全年,國家、省、市、縣四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和評價性抽檢等任務695萬余批次,食品檢驗量達到4.97批次/千人,超額完成“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的食品檢驗量達到4批次/千人的目標。但同時,一些食品安全問題仍需持續治理。

  去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8.62萬件,罰沒款27.26億元,吊銷許可證776件,移送公安機關3490件,從業資格限制74411人,查辦“邢臺特大跨區域生產銷售偽劣香油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強化食品安全執法,嚴打農假冒偽劣食品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虛假宣傳、傳銷和違規直銷等違法違規行為。

  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加大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按照“四個統一” “四級分工、各有側重”原則,聚焦重點食品種類、重點區域場所、重點安全指標,持續加大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力度,及時公布食品監督抽檢信息。去年全年,國家、省、市、縣四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和評價性抽檢等任務695萬余批次,食品檢驗量達到4.97批次/千人,超額完成“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的食品檢驗量達到4批次/千人的目標。

  “針對肉制品、食用油、面制品等重點品種開展專項檢查和飛行檢查,完成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體系檢查‘三年全覆蓋’年度任務,著力整治非法添加、虛假宣傳、制假售假等突出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于軍表示,針對風險線索,對抽檢監測出3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連續多年檢出不合格食品的228家食品銷售單位,以及風險監測中發現3批次及以上問題樣品的87家食品銷售單位開展了重點監督檢查和風險排查,防控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抽檢數據顯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從食品類別看,日常消費量大的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等30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低于總體不合格率。其中,乳制品、餅干、調味品等13類食品抽檢不合格率低于1%。從食品業態看,市場監管總局抽檢的占市場份額較大的生產企業食品不合格率為0.58%,低于總體不合格率1.73個百分點;占市場份額較大的經營企業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為0.81%,低于總體不合格率1.50個百分點;消費者購物主要渠道之一的網購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為2.30%,與總體不合格率持平。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副司長梁鋼介紹,抽檢數據還顯示,我國仍處于食品安全問題易發、多發期,一些食品安全問題仍需持續治理。一是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仍較突出。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超標抽檢不合格率為2.83%,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3.0%。食品因農獸藥殘留超標抽檢不合格率為1.79%,占不合格樣品總量的35.3%。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導致的抽檢不合格率為0.98%,雖然處于持續下降狀態,但食品添加劑“雙超”在抽檢不合格樣品總量中的占比仍達16.2%。二是個別食品類別的抽檢不合格率較高。2020年,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小餐飲、小吃店等抽檢力度,餐飲食品抽檢不合格率為5.99%,主要不合格項目為微生物污染,呈現餐飲單位規模越小、抽檢不合格率越高的趨勢;蔬菜制品抽檢不合格率為3.45%,主要是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針對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均已及時采取了封存、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風險。2020年,督促完成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任務13.60萬件次,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3596噸,罰沒金額10.93億元。

  梁剛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以防范化解重大食品安全風險為目標,深入排查食品安全問題和風險隱患,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強化食安執法

  嚴打農村假冒偽劣和保健食品違法行為

  “強化部門間合作,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知識產權局啟動為期3年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從去年10月底開始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三無食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等違法行為。截至今年3月15日,各地查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案件47664件,罰沒款3.5億元,查扣違法產品2016噸,移送公安機關808件。”于軍介紹說。

  去年11月,市場監管總局會同農業農村、商務、公安、知識產權、供銷等部門,印發《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2年)》,啟動為期3年的專項整治工作。整治行動按照“1+3”的目標,即在全面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各項措施任務的基礎上,針對重點場所、重點主體、重點品類,邊打擊、邊規范、邊提升,每年推動1項重點行動,1年1項重點內容,3年持續重點推進,不斷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谞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全系統監督檢查農村地區食品生產經營主體509萬戶次,組織審核復查食品經營許可證239萬家,發現問題6.8萬個,監督落實整改6.3萬個;組織監督抽檢105萬批次,其中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23476批次,核查處置20070批次。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主體4365戶,吊銷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120個,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8536件,查扣違法食品46萬余公斤,貨值約17751萬元,罰沒金額共計41246萬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697件。

  陳谞表示,“今年,市場監管總局將在前期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專項執法行動的基礎上,重點推進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行為規范行動,督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合法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市場稽查專員張晉京介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虛假宣傳、傳銷和違規直銷等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推進保健食品注冊和備案管理,指導各地嚴格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加強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管理,加大保健食品抽檢監測力度,強化保健食品廣告、網絡監管,推動保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公安部在“昆侖2020”專項行動中,加大保健食品犯罪打擊力度。商務部嚴格新增保健食品直銷經營備案管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整治文化、旅游活動中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廣電總局嚴肅查處播出機構違規行為。去年,全國共檢查生產經營主體98.8萬余家次,出動執法人員150余萬人次。市場監管總局、衛生健康委、廣電總局等部門不斷加強科普宣傳工作,指導各地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志愿服務、知識競賽、視頻動畫等方式,科學有序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去年,全國共舉辦保健食品科普宣傳2.2萬場次,參加人員214萬余人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88萬余份。

  “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等7部門將繼續深入推進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環節,保持高壓態勢,持續凈化保健食品市場環境。”張晉京如是說。

  重點采取四項舉措

  推動“十四五”食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司市場稽查專員畢玉安表示,目前,我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達1500萬家,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17.2萬家。食品產業雖高度發展,但仍存在法律意識不強、生產經營過程管理不完善、大中小企業發展不平衡、企業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國際競爭力不足等問題。食品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基礎,“十四五”期間,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將重點采取以下四項措施:

  一是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嚴格食品生產許可,加強食品生產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二是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重點落實好食品安全領導責任、食品安全管理責任、風險管控責任、檢驗檢測責任和食品安全投入責任,確保食品生產持續合規,出廠食品質量安全。

  三是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引導企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控制水平,提升生產管理水平,提升產品創新研發水平,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建設水平,以乳制品、肉制品為重點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四是強化社會共治促進高質量發展。支持食品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提升質量標準,鼓勵科研機構參與食品研發創新。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通過社會共治,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上一篇:2021年中國低溫鮮活好奶高峰論壇濟南舉行
下一篇:集成創新 打造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