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av影片在线播放-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逼逼-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食品網,食品行業門戶網站,宣傳食品安全發展,服務品牌創建品牌傳播。食品行業影響力融媒體整合傳播推廣平臺。
服務消費經濟 誠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食品網 > 要聞 > 正文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推動食業可持續發展

2021-07-28 11:13   瀏覽量:22658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評論員 劉彤

  氣候變暖正加快影響著地球環境和我們的生活,而碳排放是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減少碳排放是改善氣候問題的關鍵一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啟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新的偉大征程,而“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履行這一莊嚴承諾的關鍵期,也是統籌兩個大局、促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變革期。

  可持續發展是食品行業的立身之本,也是真正的行業指引??沙掷m的問題更具體地來說,就是今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明天是否還會擁有?這一切是否可持續?由于氣候變化、飲食變化以及人口增長對有限資源需求的增加,全球食品系統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報告證實,飲食和碳排放的關系密不可分。據麥肯錫的研究顯示,如果食品消費端有所改變,例如全球轉向低排放飲食,則與食物相關的排放量可減少30%。30年后的2050年,全球人口會增長到97億;人口的增長加上快速的城市化,會對食品有50%的增量需求;會有將近31%的食品是在生產、運輸和消費的過程中浪費……這些數據意味著,可持續發展對行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食物消費規模的增大,食物浪費問題也呈現出日趨嚴重的態勢,日漸成為實現減排目標的障礙。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在食品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有助于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食品行業供應鏈的各個階段,企業都在努力減少他們的碳足跡。近年來,一系列以減少碳足跡作為重要著眼點的食品科技創新在國際上受到追捧,如精準農業、低排放蛋白質、垂直農場等。法國誕生了全球最大的昆蟲蛋白質工廠Ynect,日本大規模商業化室內垂直農場產業實現了盈利,美國植物肉獨角獸企業Beyond Meat在疫情契機下獲得快進式發展。植物基食品(如植物基乳品、植物基肉)將繼續向更廣泛的食品市場擴張,也將會帶來傳統肉類和奶制品消費的下降。

  可持續發展不只是行業的未來,更是行業的現在,是已經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趨勢。碳達峰、碳中和對食品工業領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是食品工業大國,食品工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不可小覷。十分有必要貫徹落實國家要求,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引導食品企業推行綠色設計、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創建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進一步推動食品工業減排,提升系統效果,實現可持續發展。

  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加大低碳食品科技創新,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積極推進低碳食品科技創新,促進設立低碳食品重大科技專項,組織科研院所和企業協同攻關,開發出更多的低碳食品,為食品工業低碳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優化生產工藝管理,實現食品低碳制造。食品加工是食品體系鏈的主要環節之一。食品加工過程伴隨著高水耗,企業要采取措施有效地減少用水量,減少污水和降低廢水的污染程度。能源在食品加工中同樣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食品工業總能耗的近50%是用于將原材料加工成食品的過程。通過工藝創新、過程優化,操作技術革新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浪費和能耗。要全面評估企業碳足跡,針對企業所有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來源,進行排放源清查與數據搜集量化,制定相應的措施,強化企業減少碳排放的意識;要在食品企業推廣使用光伏、風能清潔能源,降低火電等高碳能源需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己生產光伏等清潔能源。

  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嚴格控制過度包裝,減少環境影響。使用生態型食品包裝材料可有效地減少碳排放,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控制過度包裝相關的食品包裝政策法規,在不影響保護產品功能的同時,減少過度包裝對環境的影響。首先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要求任何包裝都必須依照可再利用、可再循環和可回收的原則;其次倡導避免過度包裝。此外,發展新的食品包裝材料對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樣重要。

  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廣泛采用新技術,減少食品浪費。企業要采用大數據信息系統,對物流、冷鏈、運輸等環節進行精準管理,減少流通環節的損耗;同時企業要采用信息化技術,提醒指導消費者食用,避免浪費和減少食品垃圾。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食品產業作為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必須轉變企業經營理念和生產模式,順應低碳大潮,開展食品行業低碳行動,推動行業節能減排,為碳達峰和碳中和貢獻食品行業的力量,推動食品行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整個行業邁上發展的新臺階。

 

分享到:

上一篇:“飲酒大王”鄧鴻的百億新賽道|央媒深度觀察
下一篇:四川:生態原產地保護認證列入公用品牌提升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