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15:15 瀏覽量:27153 來源:食品網
有人說,貴州醇朱偉制造“兩位少女出鏡展示青酒”,竊喜成功獲得“輿論批評”!這真是品牌成長中需要的“養分”嗎?我看未必!
無論是漲薪水、分股權、重廣告,還是借未成年人宣傳白酒涉嫌違規,“酒業網紅”貴州醇董事長朱偉 “踩雷”頻頻。
近日,朱偉在注冊的今日頭條個人賬號上發帖,宣傳貴州青酒的方式引發了爭議。其發布了三張圖片,少女在大雪中一手拿貴州青酒,一手握佩劍,有一人做出飲酒動作,正面兩位少女手中酒沒有了瓶蓋,不知道是不是要想表達孩子在飲酒?朱偉則配文:“三位大俠,雪中行。”(鏈接:酒業號《貴州醇朱偉用未成年人宣傳青酒,這樣的營銷是獨辟蹊徑,還是真沒招了?》)
“想錢想瘋了,最起碼的原則都不要了。”廣告內容遭眾多網友批評。有的網友稱“用未成年人宣傳白酒,違法了”;有的表示“未成年人不得飲酒,用孩子做宣傳不合適”;也有的稱“違反基本道德,沒有敬畏之心!”。
原截圖
律師觀點:朱偉這樣任性要不得!
中國食品報記者此事采訪四川明炬(龍泉驛)律師事務所王仁根律師表示:廣告法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不得損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違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權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處罰款。
未成年保護法第五十九條也規定: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煙、酒、彩票銷售網點。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煙、酒和彩票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或者彩票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所以,拿未成年人“代言”酒,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涉嫌違法,也與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格格不入。王律師說,未成年是父母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全社會都應關心、愛護未成年,要做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事而不是相反,尤其是作為企業和社會公眾人物,更要在對外廣告和宣傳上,作出表率,切不能為了所謂的“宣傳效果”,任性而為!朱偉這樣任性要不得!
董事長素質真有這么低嗎?
“10萬+”大號展示未成年人為青酒宣傳,是不小心?
作為知名公眾人物,十萬+賬號,朱偉讓未成年人拿起青酒做展示宣傳,企業一把手的法律意識有如此淡薄?
眾多網友也紛紛在朱偉賬號下面留言,用未成年人宣傳白酒違法了、未成年人不得飲酒用孩子做宣傳不合適、違反基本道德沒有敬畏之心… …
眾多網友認為,朱偉有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嫌疑,涉嫌違反《廣告法》的相關規定。《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都明確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等,違者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最高50萬元的行政處罰。何況此事,敢讓未成年孩子做酒宣傳直接出鏡?
或許朱偉自己也認為該貼文不妥,又或許是在外界輿論關注的壓力,朱偉在發布該貼次日后,表達“悔意”,刪除了該貼。
對發布 “三位大俠,雪中行”的配文,朱偉表示:“因涉及未成年人手持酒瓶站立合影,此事引起比較大的網絡批評。在此,誠懇接受大家批評,同時也再次申明自己的飲酒觀:不僅未成年人不得飲酒,即使是成年人飲酒也應該適量、適度,過量飲酒有害健康。
對網友的留言,更或許是深諳銷售之道的朱偉很高興見到的局面,他夢想的目的就是將爭議的流量轉化為市場的銷量,及關注度與曝光量。
業內人士則認為,借助個人IP來炒作企業品牌話題,提高品牌曝光度是有效的,但是作為企業掌門人應有起碼的法律意識,靠過度炒作個人拿企業未來玩游戲,忽悠民意,則只會是適得其反。
除了到處蹭熱點,發話題炒作,
可不可以多有點“養心”愛好呢?
有人封“酒業網紅”的朱偉,從其個人頭條號可以看到,他幾乎每天都要發帖3條左右,保持了極高的活躍度。除了發表對行業的看法以及自己任職的企業各種動態,他的一些言論頗為出位,在引發大量爭議的同時,也為他和酒企帶來了流量。
能同時一手獨掌貴州醇、枝江酒業、貴州青酒、永樂酒業四大酒企掌門人的朱偉,確實不是一般人,況且還天天保持更新個人賬號信息。在白酒行業內浸淫多年的朱偉,2020年1月,辭去洋河股份副總裁離職,同年9月,兼任枝江酒業董事長、總經理。而在朱偉擔任“四企董事長”以來,開始踏上“語不驚人死不休”之路。
對于貴州醇,朱偉曾提出要“三年、五年、十年依次實現40億、80億和300億的銷售目標”,以及“十年創造2000億市值酒企”這樣的口號。與此同時,朱偉還公開表態稱,“對于所有這些批評,我的態度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他甚至還將“10年2000億市值”的發展目標,修改為8年。
這也讓眾多業內人士表示懷疑,批評他盲目樂觀。貴州醇從未公布過可信賴的銷售數據,收購貴州醇的上市公司綜藝股份其市值還不到100億元。
同樣,全員漲薪的刺激、大手筆的廣告費、贈送經銷商原始股等等一連串的“猛藥”,讓朱偉操盤的“貴州醇、枝江、青酒”三大白酒品牌快速破圈成為“謊言”,其“大躍進”式的激進手段,讓行業內爭議不絕。
對于浸淫白酒多年的朱偉來說,無論是他在洋河操盤深度分銷模式的弊端,亦或是國臺捆綁經銷商沖刺IPO折戟等案例,他不是不明白當下政策的利弊。
有業內人士稱,一個企業做到營銷的的成功依靠的是渠道下沉與核心終端直營等精細化管理模式,而不是單單依靠大手筆廣告、渠道的全覆蓋等粗放的方式就能快速打開市場的“造神”營銷計劃。
可不可以以后好好釀酒買酒,
我們不再因“鳥事”為你未來“擔心”?
今年大年初一,2月1日朱偉就通過頭條號發布廣告招聘啟事,表示要以“500萬年薪招聘貴州醇銷售總經理”,消息傳出后引起廣泛關注。而短短一周過,朱偉又宣布500萬年薪人選已定,原舍得酒業營銷公司總經理吳健宣布入職貴州醇,擔任銷售負責人。
“嗜好鬧劇,是朱偉的嗜好。”業內依然熟悉朱偉的自導自演的游戲。“那是朱偉喜歡干的事,是他的嗜好。”有業內人士表示。
對于貴州青酒,朱偉的“口號”更大,甚至提出要實現“6000億市值”,這樣的想法被業內指太過天真,喊口號如同兒戲。在業內看來,若青酒沖刺6000億市值,則意味著將僅次于貴州茅臺、五糧液沖入行業前三。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醬酒步入調整期,除了茅臺、郎酒等頭部品牌的醬酒“叫好又叫座”之外,無論是青酒、貴州醇,還是枝江,在白酒行業存量競爭時代,三線白酒品牌的機會有多少呢?從各大電商平臺的銷量顯示,一些白酒與其斥巨資打廣告的預期相差甚遠,大多沉睡在經銷商的倉庫之中,市場動銷寥寥無幾,部分產品的銷量屈指可數。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朱偉操盤的貴州醇、枝江、青酒三大品牌,其高調的激進運作策略,事實上是朱偉刻意高調發布信息,可以短時間讓資本快速買下后,再迅速回款,將壓力分散至經銷商處。
“或許正是貴州醇表現差強人意,朱偉顯得有些’急躁’,在網紅之路上越走越遠。”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表示,朱偉不時發表“爭議”甚至“反智”觀點,而其博眼球的同時也遭至諸多批評。
新年剛過,朱偉并不打算消停。2月23日,他在其今日頭條號上宣布:枝江酒業所有老產品全面提價10%(不含枝江真年份系列)。這也是他掌舵枝江酒業以來第二次提價,上次提價幅度大于10%,原因是“枝江產品價格偏低、利潤太薄”。
企業和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循序漸進,靠出位博眼球、違背良知民意道義違法的事,不能做的,要有底線意識,消費者如何選擇也是明智的!
酒業不是都在講“長期主義”嗎,說明釀一杯好酒,打造一個品牌,需要時間的積淀,不是靠一時的炒作,急不得更亂來不得!掌管四家酒企難道還愁沒有素材可取?企業文化、釀造工藝、責任擔當、匠心情懷,道德底線。。。這些必備的優秀品牌“內核”,難道都不值一提?難道還有難言之隱?
有行業認同、民意好評、消費者經銷商厚愛、社會公允一致的價值觀,這樣經歷時間錘煉成就的品牌、以及一同隨之前行的掌舵人和企業,這才值得全社會的尊敬和喜愛。
真期望,中國酒業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