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13:58 瀏覽量:23327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日,根據丁青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申請,經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管理辦公室批準,成都海關技術中心組成專家組,對丁青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申請的丁青杏仁、丁青杏仁油、丁青小藍青稞等3個產品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進行了現場評審。此次評審工作由成都海關技術中心辦公室主任、研究員、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家楊苗擔任評審組長、成都海關技術中心青白江分部主任、高級農藝師、植物生態學領域專家王成華、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農安中心標準化科科長吳亞姍、成都海關技術中心、高級農藝師、植保專家楊益芬擔任評審員,組成專家組進行現場評審工作,丁青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楊一副局長及企業相關負責人參與了本次現場評審會。
評審專家組召開現場評審會
生態原產地產品是指產品生產周期中,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資源節約要求并具有原產地特征/特性的產品。本次評審專家組嚴格按照《生態原產地產品通用要求》、《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申請和評審管理程序》和《相關法律法規》等要求,深入申報產品原產地,對其所在地的生態、原產地、綜合指標實施評審,同時對丁青杏仁、丁青杏仁油、丁青小藍青稞產品種植、采集、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廢棄物處理、質量管理、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社會責任、可追溯體系等環節進行了現場審核和綜合評審,一致同意申報產品符合標準要求,予以推薦。
評審組專家評審種植生產加工車間各環節
本次申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由丁青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主導申報,申報產品為“丁青杏仁”、“丁青杏仁油”、“丁青小藍青稞”,由國資公司昌都市丁青縣鵬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申報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昌都市丁青縣鵬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于2011年1月成立,注冊資金2.35億元,由丁青縣人民政府獨家發起設立,目前公司下設財務部、經營管理部、行政管理部3個部門,包括董事長在內共有職工20人。公司致力于農副產品銷售;食用農產品初加工、食用農產品批發、菜籽油加工與銷售等。
評審組專家評審種植生產加工車間各環節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海拔3500~4000米。地形以高山峽谷為主,地勢起伏大,空氣稀薄,生態環境遠離工業污染。該地理環境保證了野生杏仁樹、小藍青稞生長環境純凈,果實飽滿、香味濃郁。丁青縣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紫外線強,有利于果實糖分積累和香味物質形成。水源主要為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水質清澈、無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水源灌溉和清洗,保障果實健康生長和衛生安全。山地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適合杏樹生長,土壤環境促進果仁礦物質積累及風味形成。豐富的生物資源造就了杏仁和青稞的營養價值和獨特風味。
丁青杏仁
丁青杏仁主要用于壓榨取油。它被視為一種天然、純凈、高營養的特種食用油和高端護膚品原料的來源,經濟價值遠高于普通產區杏仁,作為油料作物的丁青杏仁,其核心價值在于產自西藏丁青這片凈土,是名副其實的“高原瑰寶”,高出油率、高品質油脂的天然載體,油脂富含油酸、維生素E,是頂級的食用和護膚兩用油。
丁青杏仁油
丁青杏仁油呈淡黃色或金黃色,清澈透明,色澤均勻;黏度適中,流動性良好;具有獨特的杏仁香氣,香氣純正、濃郁,無異味;口感柔和,無刺激性,略帶杏仁特有的微甜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
丁青小藍青稞
丁青小藍青稞籽粒頂端無冠毛、大小均勻、形狀勻整,表面較光滑、腹面有腹溝,微藍色,呈紡錘狀。丁青小藍青稞富含維生素E、蛋白質、賴氨酸等多種營養元素,丁青小藍青稞因籽粒呈現獨特微藍色而得名,其顏色比白青稞更深,含有更高的花青素和黃酮類物質,是西藏青稞中的優質品種,在丁青縣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小藍青稞具有“三高兩低”(高蛋白、高纖維、高微量元素、低糖低脂)的營養結構,是好吃又健康的高原谷物。
企業積極加強科技創新,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借助外部科技資源和專家力量,共同開展杏仁、杏仁油、青稞深加工、新產品開發等課題研究,提升創新效率與水平。建立野生丁青杏仁采集管理制度,通過科學輪采、保護性采收技術,實現天然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雙贏,開發低損耗去殼及分級工藝,保證杏仁完整率和風味,采用低溫自然風干和短時快速烘干,保留野生杏仁特有的香味和營養成分;通過冷榨工藝與綠色分離技術應用,丁青杏仁從傳統藥食用途拓展至油料開發,顯著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開發出的杏仁冷榨油、護膚基底油、油餅副產物等新產品,均實現了較高的附加值和市場認可度。建立了適合高原環境的采收、儲存、壓榨工藝,推動區域內油料產業技術規范化、標準化;通過技術引進、工藝優化和管理提升,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和企業創新能力。通過不斷探索,企業在青稞產品開發和生產工藝方面取得多項突破,開發出包括青稞米、青稞粉、青稞休閑食品等多類產品,豐富了產品種類,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企業積極加強品牌建設,丁青杏仁、杏仁油、小藍青稞作為丁青縣特色農產品,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起積極作用,丁青縣成功打造丁青杏仁、丁青杏仁油、丁青小藍青稞品牌,有助于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減少對單一資源的依賴,促進縣域經濟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成功,可以進一步強化丁青縣作為“優質特色農產品產地”的整體形象,形成“杏仁+小藍青稞”等多名片聯動效應,提升丁青縣的區域品牌價值,企業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截止目前企業擁有知識產權45項,商標44項,作品著作權1項。
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多措并舉支持地方發展,回饋社會。企業切實保障農戶收益,優先雇用本地勞動力,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機會,組織開展生產技能培訓,幫助提升就業能力,增加就業機會,促進農牧民增收;企業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資助本地文化、教育、衛生等公益活動,幫助改善社區基礎設施,豐富居民文化生活,促進社區和諧發展;企業多次參與救災、助學、濟困等公益行動,向災區、學校及困難群體捐贈資金和物資,展現企業擔當與社會情懷。例如,在發生自然災害時,公司及時響應,捐款捐物,幫助受災群眾緩解困難。杏仁、小藍青稞產業鏈的延伸(種植、采收、加工、銷售、旅游體驗)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品牌溢價帶來的更高利潤也能直接增加農牧民的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丁青縣切實把杏仁、青稞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群眾增收重點工程來抓,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發展壯大丁青杏仁、青稞等特色產業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采收、品牌化推廣,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打造丁青特色農產品品牌,深化產業發展布局,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轉化,不斷拓寬農牧民群眾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使丁青縣特色農林產業走上一條高質量發展道路。(四川檢驗檢疫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