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 10:15 瀏覽量:2014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本報兩會特派記者 羅晨)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未來10年世界茶產業將面臨產大于銷的局面,出口平均單價也將持續下滑。”全國政協委員、武夷星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說道,根據國際茶委會的統計,2009—2017年世界茶葉種植面積保持穩定增長,10年間增長43%,其中中國占了91.8%。這些新增茶園帶來的生態修復工作何時開展?未來10年帶來的產量和產能過剩如何解決?茶葉在未來要如何更好地發揮價值,承擔起向世界傳遞中華歷史文化的責任?
對此,何一心建議:一是持續開展茶園生態修復工作。按照即將頒布實施的《生態茶園建設規程》開展全國茶園生態狀況普查工作,嚴格持續加大生態修復工程的落實和執行,嚴格控制新開墾茶園面積,同時鼓勵各地方制定關于生態普查和修復的政策。二是從產業長遠發展角度給予茶葉深加工領域政策傾斜。目前茶葉深加工主要集中在原料制造領域,從茶多酚到咖啡堿,從兒茶素到茶氨酸,提取技術已相對成熟,但是應用領域還局限在茶食品和飲料,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挖掘。三是從國家戰略層面,布局中國茶葉國際話語權。目前茶葉的衍生科技發展主要集中韓國、日本以及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應用范圍也大都集中在茶飲料和茶食品,應盡快設立中國茶葉國家重點實驗室,發揮我國多茶類的特色優勢,針對不同茶類的特色開展針對性的研究,加大終端消費品的研究和開發。(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